诗词采访问答体作文 采访式作文( 四 )


问细节
在问矛盾之前可以问一些细节 。充满文章的细节是最打动人的,故事会非常丰满 。细节看来与冲突无关,但读者会感觉被带入现场,使故事具备非常强的现场感 。
如果你不问,被采访对象不会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问得越来越详细越好,尺度掌握在不让对方厌烦为佳,有点烦都没关系 。
主要的细节问题到最后20%时间再问 。要不厌其烦地细问,如果你前面80%的时间表现好,出于彼此的尊重他会配合 。但你是在消费他的忍耐度,如果他厌烦了站起来离开,你采访已经大功告成 。
你的每篇文章都是未来文章的广告,如果第一篇文章写得好,采写第二篇文章时他的忍受度就会加大 。
问矛盾
针对事先准备好的故事来问矛盾 。冲突代表矛盾,他往往不愿意去讲 。
问矛盾的技巧非常高 。一定不要让被采访人了解你知道多少,所以采访人员一定要少说话 。最好让他感觉到你知道一切,只是来求证一下 。
学习警匪片中警察审讯犯人的斗智斗勇过程 。感觉他在说谎或不知道他是否真话时,给他一些刺激,他就会争论,争论过程中就会暴露一些矛盾 。
用老的事实得出新的事实 。对方脸一红、语速一加快、情绪一激动,新的事实就出来了 。如果对方很放松、谈笑风生,那采访就会失败 。他的智商比我们高,他的经验比我们丰富,他可以不说假话,却让我们为他摇旗纳喊 。
采访他的对立面得到更多的矛盾,用对方的观点来刺激他,双方观点交锋是读者愿意看的 。
提问技巧
问题一定要非常直接简单明了,非常具有封闭性,就像法官问罪犯的是非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问不清事实 。
要让他知道你的逻辑是清晰的,而不是天上地下地胡乱问 。他不知道你的逻辑时、他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他就会厌烦 。
确定主题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主题,就没有必要写 。但 80%采访人员不明白文章一定要有主题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而不能有多个主题(采访提纲里可以预定几个主题) 。
半小时采访结束后,就应确定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候,就应知道哪些故事需要加强、哪些故事不必再问 。
长篇故事有 7 个故事就足矣,但究竟写几个,由主题决定,而主题须在采访时就确定 。
其他
采访要全程使用录音 。不用录音机的采访人员是傻采访人员 。采访过程中不能记笔记 。语言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所以一直看着对方的神情,而不能记笔记 。记笔记会把耽误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
采访时间只能1.5小时左右,超过则疲惫 。
采访的经验是锻炼出来的 。我第一次做采访人员采访镇长,手都在抖、话也不会说,但现在我不用采访提纲都会提问 。
整理
整理录音
整理录音会帮助你熟悉采访过程,能帮助你熟悉材料和细节,使你的脑子里充满材料 。语言只能给受众40%信息,所以录音多听几遍,就会听出很多弦外之音 。直到今天,重要的文章我都一定要亲自整理录音 。如果录音没录上,那就像世界末日 。
采访之后,要花一天的时间把所有录音整理成文字,每句话都整理出来 。
思考主题
如果整理录音得到的材料指向不明确,说明采访失败;如果70%指向一个方向,就指向一个模糊的主题 。可以用20个字、10个字写实标题,再慢慢压缩,得到一个短标题 。
如果出现多个主题怎么办?这正是考验采访人员的概括能力的时候 。需要把几个好主题的共性找出来,在上面再提练一个主题 。
知识分子要具备两个重要能力:一个是拆细能力,把复杂的事情拆成小的事情,从小事情做起;一个是概括能力,在几个不同的事情中看到其共性 。杨京的五个语句(参见《用 5 条语句概括这个世界》):赋值语句是对世界的假设,假设不同则结论不同;IF语句是人类的知识库,需要穷尽所有可能性;循环语句是大规模的生产;调用语句是分割与组合;中断是发生错误是要中断 。找共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2006-08-20 08:55 回复
221.194.13.*3楼
然后,每 500 字作一个小标题,明确这 500 字讲什么内容 。这时,需要作大规模删除,删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有时候会误删,可将其复制到另一个文档中 。30%要删除,它只会耽误你考虑材料的时间 。
写作
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
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90%采访人员作不到 。作到有主题,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都是不容易的 。但是对话体可阅读性很差,一点都不精彩,必须改写成故事体 。罗列是不行的,一篇消息不能几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