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诗词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古代诗歌有那些( 四 )
我的诗集《足迹》,既是心灵的结晶,又是半生的轨迹;既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又有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既述说匆匆的步履,又显现深深的足迹 。《足迹》没有归类分章,完全按时间顺序排列,就象走过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足迹》共收入小诗二百余首,其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既绘祖国的秀美山川,又状华夏的名胜古迹;既述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又叙离别时的痛苦流涕;既颂伟人君子,又斥奸佞小人;既发悲愤忧伤,也抒惬意舒畅;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晚秋的凄凉;既有现实人间的直陈,也有想象中仙界的幻想 。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有白昼和长夜,天空和大地,高山和平川,……,人类也是一样,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
传统诗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解冻后,至本世纪初,已获得长足的发展,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般茁生,诗人如潮水般涌现,诗作更如恒河沙数 。然迄今尚未获文学主流社会的普遍承认,出现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 。这是往日被扫地出门遗留的恶果,我们不必惊讶,也不必过分焦虑,随着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推进,随着文化-文学观念的日益开放、宽容,传统诗词必有回归主流文学的一天 。
原传统诗词被逐步排斥出诗坛之故,乃在于二十世纪之初的反封建政治文化运动 。旧文化被视为封建意识的载体,为宣扬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所代替;而作为语言代码的文字,也从文言改变为白话,所有文体都改变了以往的叙述方式,旧体诗也就以其“内容陈旧”、“形式僵化”,为白话新诗所代替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革命的观念更趋极端,一切传统文化几乎都被目为异己,旧体诗遂被彻底封杀 。如今,狂热的政治情绪已趋向冷静,偏激的文化观念已逐步纠正,而传统诗词仍不能登上文学的正殿,其原因一为陈庸内容的思维定势遗留妨碍了对现实内容的新鲜反映与时代质感,二为古奥的文言表达妨碍了思维的沟通,三为森严的格律束缚了思想的自由 。要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三天两日就能办到那么容易,故“五四”标榜的以新代旧、“五四”以后所有文体都从文言改变为白话的总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要求文学殿堂网开一面,让传统诗词成为它的一员,是有相当难度的 。
于是我们的传统诗词界就在艰难地寻找出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应着传播的障碍,寻找解决的办法:一为内容更新,写当代生活,反映新事物、新思想;二为以口语入诗,以新词语入诗,以现代语法入诗,废止今日已觉生僻的词语和用得过多的陈语,尤其反对用典;三为改革诗韵,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重分韵部,减少韵数,废止入声;四为放宽格律,对平仄、粘对、声病、对仗等放宽,对词牌的格律规定放宽,甚至可以自创新调 。这些办法,当然不是一个人同时提出的主张,而是集合了改革群体的意见,归纳起来的 。这里面每一项又都有很多的内容,很多的差异,各各可构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子系统;限于篇幅,本文对此无暇一一细说 。总的认为,“突围”的思路是煞费苦心的,抓住了进入主流文学的瓶颈,抓住了构建新一代诗词模式的雄心,也抓住了诗词大众化的良好动机 。作为一种尝试,作为诗词向大众普及、拓展诗词用途的一条路径,可以提倡,并应鼓励更多的创作实践 。那些鄙薄这些意见以为不足道,以为以浅陋文无知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诗词与时代同步伐的问题,必须突破脱离大众的困境 。
然而这种循大思路、动大手术的改革,有可能产生一种崭新的诗体,却扼杀了传统诗词的生命 。
二
先说第一个问题 。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文体的发展历代有变,且不断的丰富 。无定形的前诗变为四言诗,衍生为骚(杂言),又变为五言、七言,再从格律宽松的古体变为韵律森严的律体,又变为词,变为曲,其演变规律无不随社会生活的演进与语言文字的变化而律动 。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诗和词有所不同,诗是字数整齐的律句,词是字数不规则的律句;但在押韵、平仄、对偶等方面,却是基本相同的;且语音根据都是平上去入四声齐备的平水韵系统 。曲和词在长短句形式方面相同,但语音根据有很大差异:曲使用的是取消了入声的中原音韵系统,一些字的读音与平水韵亦有差异;而其艺术表现特点则与诗词大异其趣:一是大量使用口语,市谈巷说,方言俗语,充斥字面;二是格律上有很大的放松,虽有曲牌作规范,却可以随意增加衬字,与词的严守格式大不相同 。元曲可以说是顺应生活与语言变化而产生的新诗体,叙事、抒情畅快淋漓,极能抒写元代失范社会中的愤世-避世心绪,故一时曾受到热烈追捧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形容展望未来的诗词写法怎么样?
- 青春诗词|十首关于青春的诗歌,以青春为主题赞美歌颂青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