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昌塔诗词 求关于广州的诗词(16)


客运方面,曾辟有下面航线:
1、黄圃——广州线 。每隔一天往返营运一次 。上世纪40年代开办,1986年停航 。
2、石岐——黄圃——大岗线 。每天往返营运一次 。1975年开办,1980年停航 。
3、黄圃——大岗线 。每天往返营运一次 。1980年开办,1983年停航 。
4、石岐——黄圃线 。每天往返营运一次 。50年代中期开办 。1985年停航 。
5、石岐——黄圃——太平线 。每天往返营运一次 。1985年开办,至1990年后停航 。
8、小沥涌
位于黄圃镇北头坊西桥堡(今镇一村四队) 。东南直至灵会坊黄坭坑山脚 。据镇上老人黎世友(89岁)、黎耀玲(72岁)讲述:传说明朝时期(距今约600余年),当时由海水冲击的大量淤泥顺着山脚逐渐向四周淀积,形成低洼土地,每年春夏之雨季、细岗仔、大岗山、北头岗以及东面的苏家岗、饭盖岗近4000余亩的一带山脉聚集之雨水顺山体而下流,形成河道、汇聚到西桥堡之西桥大涌,这条黄坭坑至西桥堡的弯曲河涌,称小沥涌 。后河涌两边种有水松树,全长近一公里 。由于当时黄圃最早的农贸集市在走马岗金钱地,人们所需之日常用品、食品等,便用船只顺着小沥涌装运到当时的黄坭坑松坑口一带上岸,再沿山路搬运至市场出售 。古代之坟墓用石、砖、灰等用材,亦必经此水道再转山路搬运 。因此,小沥涌曾发挥过重要的水运作用 。后来因山坭淤塞,海潮渐退,小沥涌逐渐萎缩至西桥堡北头涌而终止 。
9、西桥古道
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北头坊为防范外来盗贼,坊前西桥堡(今镇一四队)建有“西桥古道”闸门,坊后建有北溪堡的“天枢门”闸门,两大闸门均有人按时关启 。
而“西桥古道”的由来据老人黎世友(今89岁)回忆:传说当时此地有一河道,名叫“小沥涌”,约有6米多宽,船只来往甚多,是往松坑口码头再往金钱地市集的必经水道 。为方便本坊民众来往,在横跨小沥涌之南北架起一座木桥,因在此涌之西,号称西桥 。此后又在涌和桥的北旁建起北头坊向外的唯一一道闸门 。闸门宽有2米、高3米多,上方有一白石横跨正中,刻有“西桥古道”四字,金字脊青瓦盖上,四隅青砖到顶 。至今近400余年 。闸门以北即现镇一村市场一带,便是旧称之西桥古道 。闸门于文革初被毁、仅留下“西桥古道”此石刻为鉴 。
10、利济门
利济门在原黄圃中学边,利济门大街是用大长条麻石铺彻,街面约两丈多宽,平直宽敞,街边种有木棉树、桄榔树,街面干净,街南边还有一条用于流通东面山坑水和三社上街民居水的大水渠 。利济门大街是三社上下街贯通的主要大街巷 。利济门大街两头设有闸门 。闸门是用大麻石彻成,高约一丈多,宽有八尺多,厚度一尺多,两个闸门均称为利济门 。
西利济门靠边有个利济社,利济社边有座文阁庙,楼三层 。东利济门对着天后庙 。附近方园不到百米地方有几个庙社,可见当时这地方十分繁华 。利济社对开河边,种有一棵大榕树,据说是由一个花名
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有哪些?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韧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洲词》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朝发白帝城》
4、千年草木有仪型,旧是当年画卦亭 。半亩烟痕助天碧,一峰树色为闽青 。即今日月明如许,想见乾坤梦独醒 。愧到先贤读书处,白头片刻略惺惺 。------郑修楼《朱熹画卦亭》
5、此日成高阁,登临异昔年 。楼追银汉表,檐接鹊桥边 。一郡聪明君 。千秋雅颂传 。自天嘉仍绩,听漏进朝联 。------谢超宗《七夕登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