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理论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包括哪些范畴?( 四 )


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
4、诗
《从军行·其二》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释义: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
5、诗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释义: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
什么是汉语古典诗词格律你好,希望采纳!
就是平和仄之间的转化 。仄:古汉语中“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 。平:汉语四声之一:~声 。~仄 。
关于中国古代诗词重要意象研究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 。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下面这些花草、树木、虫鸟等自然现象就常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意象呢?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一段文字:“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是以往感性或知觉经验在意识中的再造或回忆 。”总的来说,意象是物象的一种,它不是普遍的、客观的形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意象,意象对于诗词就像细胞对于人一样 。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随便一首诗词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但又大众的意象,为什么说是独特但又大众呢,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大致的分为几种,这个稍后再做解释 。我的认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它不同的意思,就算它们都表达出思乡的感情,但是再不同的诗歌中你会读出属于它本身自己的意义 。那么现在就来看一看,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的意象:(仅列举几样)
1、树木类:
柳树、松柏、梧桐、竹 。它们在平常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在诗、词人的眼中它们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品格和它们自己的意义;比如:柳树这个词就表达出了: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而我们更为熟悉的便是松柏,在很多诗词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松柏这一意象,甚至到后来的现代散文家的作品中也有这个词语,而它的意思似乎就从古代一直遗传下来,并没有多少的改变;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
2、花草类:
花又可以大致分为,花开、花落两类,我们常见的关于花草的意象有以下这几类;桃花、牡丹、兰花、菊花、红豆 。而草更多的寓意了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在这一类里面,我最喜欢的意象便是红豆,不知当初王维是怎样将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却给人很美好的感觉 。在此不得不再写下一遍他的诗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在这一类里面,我认为最常用的就是菊花,它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