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古人如何利用光速传讯( 二 )


汉武帝时期 , “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率军抵御匈奴时 , 就曾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 , 在高效便捷的烽火传递下 , 昼夜之间汉军就可将河西军情信号传至辽东 , 远达数千里 。
“候骑至甘泉 , 烽火通长安”并非夸张 , 甘泉在今陕北 , 离汉都长安大约300公里 , 烽火通信已达 , 而驿卒还在600里之外 , 这句诗同时也揭示了汉代军事通信中 , 烽火与邮驿并行的制度 。当遇上阴雨大风天气 , 烽火一时间不能尽数燃起时 , 边亭就会派出飞骑或命人快步跑向其余烽台传递情报 , “匈奴人入塞 , 天大风或雨 , 烽火不燃者 , 亟传檄告 , 人走马驰以疾” 。
叁 烽火台是如何准确传递信号的?
烽火台本质上是一种报警系统 。作为一种传递军事情报的手段 , 烽火是如何传达信号的呢?这还用说?燃火放烟就表示“狼”来了 。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
20世纪70年代 , 在甘肃敦煌一带出土了大量的汉简 , 其中就包括《塞上烽火品约》 。《品约》记载了比较完整的预警条例 , 通过预先分析敌情 , 分别以特定烽火信号及不同组合表达不同含义 。这些预先约定的信号 , 可以令汉军迅速而准确地知道敌情 , 以便调集部队进行备战 。史料还记载了有关敌军犯境的其他规定 , 如敌人入塞、举放烽火之时 , 所有边亭负责尉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到位 , 以便及时将入侵人数与犯境部位呈报至上级都尉府 。
汉代实行三烽三苣火制 , 比如 , 看到10人以上敌人在塞外或是1人以上已经入塞的情况 , 白天要举二烽 , 晚上则举二苣 , 同时还要燔烧一积薪;有1000多敌人攻打亭障时 , 则是三烽三苣三积薪 。倘若敌人已将亭障攻下 , 士卒们必须要点燃苣火并将其时离时合 , 叫作“离合苣火” , 意味着局势已到最危急的时刻了 。
明代实行五烽及以上制度 , 并且利用硫磺、硝石等材料加上放炮的声音 , 使军情传递更加急速和准确 。如来犯敌人数目在一二至百余人之间 , 举一烽 , 鸣放一炮;500人以上 , 二烽 , 二炮;1000人以上 , 三烽 , 三炮;5000人以上 , 四烽 , 四炮;10000人以上 , 五烽 , 五炮 。
漫漫边关 , 烽火常燃 , 驻守在烽燧的士卒们 , 为了保证烽燧的正常运转 , 艰辛付出 , 确保信息畅通 。这种古老迅捷的光速传讯技术 , 也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古人如何利用光速传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