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词包含哲学原理 诗词中的哲学道理高中( 三 )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 。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 。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 。”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 。“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 。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 。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 。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 。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 。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 。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 。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 。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 。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 。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