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应用题 古诗应用题( 五 )


9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 )在《七步诗 》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
94、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句表达了(之死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天下安定)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从军行》,诗句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95、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李杜) 。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收河南河北》,抒发了(故乡被收复时的狂喜心情) 。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望岳》和《绝句》 。
96、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杜甫的《江南缝李龟年》写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
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写到(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
高适的《 送别 》写到(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 。
97、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 》,王之涣的《 凉州词 》 。
98、“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 古朗月行 》,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要从小努力奋斗 ) 。
99、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绘了一幅(无边草原里牛羊成群)的草原图画 。
100、“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你知道的词牌名有(蝶恋花,西江月,声声慢)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沁园春 。雪》,词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0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
102、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夏天是什么?是毛主席眼里“(,)”的七色彩虹;是令杨万里惊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
初中1-5册古诗必背的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三册乃第二阶段(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之始 。六个单元同样分为两个部分,1-4单元为现代诗文,5、6单元为古代诗文 。
现代诗文中,有三个单元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附录中有《记叙文的阅读》一文,认真读好这篇知识短文,自然也就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 。阅读记叙文,除了要从整体上感受文章外,在阅读方法上,要通过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弄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掌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照此去阅读学过的乃至未曾学过的记叙文,我们的阅读能力理应能够得以提高 。
明白了记叙文该怎样阅读以后,在复习每个单元的课文时,还要注意单元教学的重点 。这三个现代文单元共同的教学重点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 。文体,是指文章体裁,三个单元的文体特点各有区别 。
第一单元的课文反映的是重大事件,属于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记叙文,训练目标是:①领悟课文丰富的思想内容,培养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②弄清消息、通讯的特点,逐步养成读报的习惯;③品味课文简明的语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力求简明 。在复习第一单元的课文时,重点应定位在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息、通讯等记叙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