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应用题 古诗应用题( 六 )


“消息”乃是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一般有三个特点:①让准确的事实说话;②报道迅速及时;③简明扼要 。一条消息,通常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尾,有时则将背景或结语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多用记叙手法,写作时常常用到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的导语是开头两句话,主体部分分中、西、东三路分述;《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 。
“通讯”是报刊和广播电视常用的记写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通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等特点 。通讯里总是裹着一条消息,是在消息基础上的延伸和开掘,所以,它比消息的内容详细丰富,比消息的形式创造性强,比消息的写作技巧手法多样,比消息的风格富有文采,只是时效上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了最能代表一般的三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行文以记叙为主,即便有不少篇幅的议论和抒情;《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报道了王果香因植树造林、治理荒漠而被邀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事件,通过这个人物、这个事件及其精彩的情节和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 。
这个单元还有一篇新闻述评,新闻述评也属于新闻文体 。新闻述评与新闻报道相比,具有理论性;与理论文章相比,具有新闻性 。兼理论性与新闻性于一身,是新闻评论的特征,所以它往往得据真实准确的事而生发议论,得凭真实准确的事来讲透道理 。《“挑战者”号追思》就是先摆出三个月前报道的新闻事实,继而再三联想,之后由大量事实中得出结论,这样由事及理,事理结合,文章自然血肉丰满,富于活力 。
第二单元的课文构建的是人物画廊,训练目标是:①结合语境,把握语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掌握记叙文的一些特点,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记叙的顺序上,同时还要注意详写与略写,注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四篇散文,各自着力记述一个人的形象或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其中简略回忆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讲“长毛”的故事等细节,重点则写买《山海经》一事,重点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 。《一面》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虽然是四年前的往事,但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当鲁迅逝世之际,作者理所当然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故事特简单,就写“我”那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如何曾一度让“我”失望,又如何令“我”刮目相看,写得别有情致,告诉的道理可引发家长们深思,亦可启示孩子们成才 。与此三篇记写他人所不同的是《我的信念》,《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质朴的语言表达着真诚的感情,表现出一位卓越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

【初中古诗词应用题 古诗应用题】

一篇小说,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 。《驿路梨花》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作者便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从而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
第三单元的课文再现的是动物世界,训练目标是:①学会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内容;②体会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以及记叙文的语言的运用;③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复习重在整体感受课文、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对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进行仔细体会 。
《荔枝蜜》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 。《猫》这篇散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作出判断,就会颠倒黑白,伤害无辜 。《斑羚飞渡》这篇散文展示了斑羚种族极其悲壮的一幕,它们那可贵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 。《心中的鹰》这篇散文再现了鹰被猎杀的悲剧,诗意地描绘了鹰的庄严和悲壮 。《鹤群翔空》这篇散文重点写鹤鹰之战,之外还写了鹤群翔空的种种景象,种种美妙的鹤姿给人以美感,感人至深的到底还是鹤群那惊人的群体意识 。所有这些写动物的文章,也如这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美不胜收,其中的象征意义更需要我们用心理解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