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对于所有人来说,一生忙忙碌碌,穷尽一生追求一些物质层面的东西,其实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和幸福 。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对于人生一份内在的成就感,又或者对于外在物质的一些得到,只有你拥有物质的时候,才能去得到这一切东西 。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观念的影响,所以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个人必须努力,才能够得到想要的一些东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但是很多人总是无法把握适度,当一个人太过度的追求一些东西,反而本末倒置,并且会因此而丧失一些东西 。
比如说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在追求物欲名利的一个过程中,无形之中就是以自己的自由和健康去作为代价 。
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有的人时常把自己绷得很紧,甚至丧失自我休息的时间和失去健康作为代价,来不断的去追求一些东西 。其实这并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心态,而是对于自我人生的一种亵玩 。这样的人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这也不是我们期望的一个结果,即便是你最后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么这一切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

在《庄子》之中,就拿养猪者和与猪举了一个例子,从对于一个人去养猪的事情中,引述了这样一个思想和智慧 。
故事是这样的,掌管祭祀的养猪者,穿着礼服来到猪圈旁边就对猪说:你为什么厌恶死 。我准备花三个月的时间去用精饲料喂养你,为你作十日的戒,三日的斋,并且还铺上干净的草,你的前肩和后腿都会放上雕花精美的东西,你愿意吗?
养猪的人提出设想,认为不用糟糠去喂猪,用精饲料去喂,把它放在猪圈里,打算就把猪放在干净的毛草上面 。
就如同人一样,总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拥有名利权势,但是这和猪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两个身份,一个是养猪的人,一个是猪 。对于猪来说,猪养到最后的结果是被宰杀,这是猪的命运 。
即便是你给猪喂养了很多精细的饲料,并且为它作戒,为了它去吃斋,但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猪的结果还是被宰杀 。
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在《庄子》中的这篇文章,是借由这个小故事来引述,一个人在人生中即便拥有名利,但是如果拿自由和健康作为代价,这也是得不偿失的 。
比如说很多人如果说,你一生都活得紧张忙碌,并不快乐,而且以丧失自我的健康作为代价,那么即便是让你的人生拥有一些富贵,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
其实我们都应该明白的一种状态,那就是要持守人生的一份淡泊,一切顺其自然 。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一些东西,更不要为了刻意的追求外在的名利,而丧失自我的一些健康,丧失自我快乐的一些机会和时间 。
生活中,有很多人工作能力也特别强,但是他们总是一味的沉浸在过度劳累之中,他用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极限来工作 。当身体不堪重负的时候,自然也就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以健康作为代价去追求外在的名利,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自讨苦吃 。
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道德经》中同样论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道德经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名誉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呢?身体和财物哪个更重要呢?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呢?过分珍惜必定会造成大量的耗费,丰厚的货藏,必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
这是道家思想中知足常乐的一个道理,过分的去追求名利,必然会对生命造成一些损害,追求物质财富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不知道满足,一切不懂的适度 。所以说懂得适可而止,这是对于生命最好的一种尊重 。
其实人生一切随缘,一切顺其自然是刚好的状态,大多数人之所以处处与人争夺,正是因为有了比较之心,所以争夺名誉 。
修身养性的文章|修身养性,懂得一种适度,凡事顺其自然



争夺财富和地位,为了换取可怜的自尊,一切也都不懂得把握适度 。以损耗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名利和富贵,这真的是不值得的 。
老子的观点就是说:人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待名利和财富却淡然处之,不可无限制的去追求,不可过分的贪慕虚华和美名,要学会珍惜自身的健康和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