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六 )



《养花》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本文是总复习中的一篇文章,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带领同学们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作者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欣赏作者遣词造句中用词的准确,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 。特别是文中的一个否定句和一个反问句,采取了将句子进行比较,如:将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与多得些知识是一件好事,进行比较;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与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进行比较,体会到文中的否定句和反问句更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去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使学生受到语言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
小学语文教材12册中的《养花》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篇有名的散文 。文章讲述了老舍先生的养花实践,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
到了养花带来的乐趣,抒发了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从文章的思想,结构,到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 。但是,在我班教学进行初读课文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篇课文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语言,整篇课文如同在报流水账,似乎与同学们心目中的名家名篇相差甚远 。
在理解完课文内容后,我又专门选取一个自然段(第四段),去感悟整段文字是如何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地进行叙述的,再到全文的每个自然段都写得很有层次,不仅是自然段,而且全文同样前后顺序安排的清楚得当,都按一定的顺序写,使文章清晰明白 。
通过分析讨论,同学们明白了如何去遣词造句,如何去安排好文章的材料,如何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看似报流水账的文章,实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语文的学习,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中积累好词好句很重要,我找到概括老舍养花乐趣的这一重要的句子鼓励学生把它背下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
通过学习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把“双基”的训练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落实,还能起到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后指导学生写小练笔,(你有什么爱好?又是怎么做的?等)模仿文中的格式,口吻去写,使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

《养花》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养花》是小学课本的传统篇目之一,大多数教学设计总是以“感受养花之乐”作为中心话题,以“找乐趣——谈乐趣——读乐趣”为教学思路,这种教学的不足是:首先,忽视了对老舍先生的爱花之情的感悟 。正是因为老舍先生爱花情深,才有了养花之事和养花之乐,脱离了爱花之情来谈养花之乐,恰似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就乐趣谈乐趣,学生的思考呈开放性,但流于琐碎、零散,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性 。第三,如何理解“忧和泪也是一种乐趣”成为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