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怎么写?

正式教学《司马光》一文之前 , 我们班的小朋友几乎都已经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机智果敢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在这样的基础上 , 我了解到学生对故事梗概的意识已经存在了 , 现在要做的 , 就是如何引领他们进行文本挖掘 。借助教学挂图 , 我通过几个细节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 我让学生观察挂图中的花园 , 并且重点引导注意到那口缸上:(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 , 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司马光》教学反思怎么写?】师:那是一口怎样的缸?
生:那口缸上有很漂亮的花纹 。
师:你真有艺术的眼光 , 一眼发现它很美 。
生:那口缸很大 。
生:可能有一个小孩那么高 , 缸口嘛很大 , 可能有我们的桌子(的长)那么宽 。
师:你还能用其他事物来进行对比 , 真不简单!
生:我想这口缸是用来浇花的 , 它里面一定装有水……
师:只是装了一点水这么简单吗?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水?
生:不是 。是“装满”了水的缸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通过何种方式让他们体验文本是教师思考的问题 , 但是 , 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收获包括文本基础在内的一切知识点的源泉 。学生的眼观、手摸等亲身体验是打开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突破口 。

《司马光》教学反思怎么写?


《司马光》这篇课文可以说是老教材留下来的一篇经典课文 , 学生乐学 , 也易学 , 而且兴趣浓厚;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 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什么 。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 , 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 , 研读课文的时候 , 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 , 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 , 不一会儿 , 一双双小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 。学生都找到了答案 , 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 , 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 , 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 。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 , 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课文 , 找找答案 。过了一会儿 , 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我请了一个女同学 , 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 司马光没有慌? 。”我肯定了她的说法 。这时 , 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 , 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 , 他就在缸的旁边 , 所以 , 他就是司马光 。”我表扬他会读书 , 会思考 。这个环节可以说进行的很顺利 , 学生说的也很好 。接下来 , 研读“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 , 令我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