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如何写?( 四 )


1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明确: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就是深层次地理解诗歌内涵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一、二两节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热爱之情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是感情闸门轰然打开,洪流冲击而下 。诗意层层递进 。
2在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地诵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3请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
明确:这个环节可以让其他学生也参与其中,对背诵进行适当的点评,尤其要注意对诗歌韵律节奏的评析 。4师生共同归纳艺术特色 。
明确:
(1)写实和象征交织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
(2)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阅读刘湛秋《中国的土地》一诗,试与课文相比较,说说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
明确:设计此题,意在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完成本题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答案不必追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下面提供的内容供参考:两首诗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写法不同: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后者是直抒胸臆 。但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恋的感情 。两首诗都注重形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出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悲愤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了典型新颖的形象当中 。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再如“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形象地概括出了中国人民敦厚而顽强的性格特征 。那“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挂霜的葡萄”,更表明中国人民已摆脱了幼稚和愚昧,开始走向成熟 。(四)布置作业1完成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