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故事|中国历史人物故事50篇( 五 )


原文:
有人从学者 , 遇不肯教 , 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 , 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 , 夜者日之余 , 阴雨者时之余也 。”
18、智永与“退笔冢”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 , 多年学习书法 , 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 , 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 , 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 , 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 , 人们称之为“铁门槛” 。后把笔头埋了 , 称之为“退笔冢” 。
原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 积年学书 , 后有秃笔头十瓮 , 每瓮皆数石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乃用铁叶裹之 。人谓为“铁门限” 。后取笔头瘗(y)之 , 号为“退笔冢(坟)” 。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学 , 但没百思特网有蜡烛 , 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 。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 , 用书映着光来读书 。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 , 家里十分富有 , 书又很多 , 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 , 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 , 主人感到奇怪 , 就问匡衡 , 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 。”主人感叹 , 就把书借给他 , (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 , 邻居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 , 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 , 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 , 资给以书 , 遂成大学 。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 , 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 , 抄完了 , 朗诵一遍 , 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 , 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右手握笔的地方 , 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 。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 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 。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 。各方来索取的 , (张溥)不用起草 , 在客人面前挥笔 , 马上就完成 , 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
原文:
(张)溥幼嗜学 , 所读书必手钞 , 钞已 , 朗读一过 , 即焚之;又钞 , 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 , 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 , 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 , 四方征索者 , 不起草 , 对客挥毫 , 俄顷立就 , 以故名高一时 。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 , 想学习(音乐) , 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 , 年轻时喜欢学习 , 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 , 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 , 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 。(拥有)蜡烛的光亮 , 与摸黑走路比 , 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 欲学 , 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 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 , 字文通 , 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 。妻子曾到田地(劳作) , 在庭院里晒麦 , 让高凤看守着鸡 。正值天下着暴雨 , 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 , 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 。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 , 高凤才醒悟过来 。
原文:
高凤 , 字文通 , 家以农亩为业 。妻常之田 , 暴麦于庭 , 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 , 凤持竿诵经 , 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 , 乃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