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怎么写?

在学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 , 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 , 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 , 在新课的导入时 , 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 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从各个方面说 , 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 。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巧妙设疑 , 创设情境 , 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 ,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 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 。如新课阶段 , 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 , 列出算式 。这时 , 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 , 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 有的列出加法 , 有的列出乘法算式 , 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 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 , 认识乘法 , 建立乘法的概念 。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 ,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 表示的意义一样 ,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 。求几个相加数的和 ,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 。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 , 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 , 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的练习 , 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 , 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 , 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 , 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 学生的情绪饱满 , 参与面广 , 思维活跃 , 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 学习效果非常好 。
本节课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 , 这个环节放的有点时间多了 , 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 , 这说明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是太了解 , 就这一点也希望和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一下 。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 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 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 ,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
在方案设计时 , 遵循“导、学、议、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 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