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及其诗词 求钱谦益和柳如是的故事( 四 )


清宫有四大疑案之说,第一则为顺治出家 。据说顺治出家就是为了董鄂妃董小宛 。又说冒辟疆因顺治从他手中夺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绝 。但疑案毕竟是疑案,真实的情况是,小宛从16岁嫁给冒辟疆时,顺治才两岁,直到27岁去世,一直未曾离开过冒 。顺治也未曾出家,董鄂妃是内大臣鄂朔的女儿 。董小宛是久劳成疾,重病而死的 。死后荟集有《奁艳》一书 。冒辟疆作有《影梅庵忆语》,记载小宛始末及其行事,睿艳动人 。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秦始皇,李斯,吕不韦,赵高,尉缭、蒙恬,扶苏,项羽(秦)、刘邦,刘彻,王莽,周亚夫,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西汉)、王昭君(东汉)、刘备,曹操,孙权,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刘裕,恒温(三国两晋南北朝)、
杨广,宇文化及,韩擒虎,李密(隋)、李渊,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梅,李靖,尉迟恭,武则天,黄巢(唐)、石敬瑭,朱温(五代十国)、
赵匡胤,岳飞,韩世忠,兀术,狄青,包拯,海瑞,完颜阿骨打,元昊,陈友谅(辽宋夏金元)、朱元璋,徐达,刘温,魏忠贤,戚继光,郑成功(明)、林则徐,鳌拜,纳兰容若(清)、
列举介绍:
一、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 。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
董小宛及其诗词 求钱谦益和柳如是的故事

二、李斯(秦朝丞相)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 。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 。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三、尉缭
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缭 。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 。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缭 。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 。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尉缭子》时又称"尉缭子",为鬼谷子弟子 。
四、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
五、嫪毐
嫪毐[lào ǎi](?―前238年),战国末期秦国人 。秦王政母亲赵太后的男宠 。受秦国丞相吕不韦之托,假扮宦官进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秦王的“假父”。后来被人告发,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参考资料:李斯(秦朝丞相)—百度百科秦始皇—百度百科尉缭—百度百科吕不韦—百度百科嫪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