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说课稿如何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6各方面说说《杨修之死》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 。
1、说教材 。2、说教法 。3、说学法 。4、说教学过程 。5、说板书设计 。6、说说教辅手段的运用 。
一、首先谈谈教材
《杨修之死》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 , 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 , 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而《杨修之死》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 , 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 , 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 , 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 , 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 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 , 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
2、能用自己的语言 , 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杨修死因 , 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 ,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 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
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对杨修死因的争论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 , 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因此 , 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
①理清文章脉络 , 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 , 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
教学难点确立为:探究杨修死因 , 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 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 , 学会阅读 , 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 , 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引导点拨法 , 设疑激趣法 , 同时将创设情景法 , 指导学生自读法 ,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 。
三、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采用以下学法:
质疑提问法 ,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 , 朗读理解法 ,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 自己去品味 , 自己去感悟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