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组成》说课稿怎么写?( 二 )


一、“试一试”
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根据上个单元氧气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的知道,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因此得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接着,我们又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发现产生淡蓝色火焰 。由于学生对氢气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我们简单地学习了有关氢气的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因此由负极产生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到此,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水的电解产生的是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那么水到底是由多少个氢原子和多少个氧原子组成的呢?接着我们进入算一算环节
二、“算一算” 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再告诉学生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自己动手计算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在老师的协助之下,通过计算让学生知道了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氢原子我们用化学符号H表示,氧原子我们用O表示,从而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同学产生疑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那氢气和氧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为此,我准备了电解水的微观图解,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水的电解,并对其进行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通过电解水的微观图解帮助学生认识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接着进行了本次实验的总结: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知道,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根据这个式子,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这几种物质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分类有明确的认识 。(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其中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在讲完本章重点知识点后,趁热打铁,我设置了以下几个习题,通过习题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习到的知识
4、在本节课即将将近尾声的时候,我设置了信息反馈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可以谈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收获,也可以谈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悟,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