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写实 20篇古诗词赏析( 二 )


末一联写友人别去 。“自兹去”照应开头的“青山白水”句 。“挥手”本来是作别时互相挥手致意,但这里主要写诗人站在那里,对骑马远去的朋友,长时间的挥手,以示难舍之情 。“萧萧班马鸣”一句,诗人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 。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
此外,语言流畅,情意婉转含蓄,也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
秋词
刘禹锡

【古诗词鉴赏写实 20篇古诗词赏析】

译文
自古以来每到秋天人们就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说秋天胜过欣欣向荣的春天 。
万里晴空一只白鹤直冲云霄,便将我的诗情引到万里长空 。
赏析
自古以来,文人每逢写到秋天、秋景,面对秋风落叶一片萧条,大多抒发痛苦悲伤的情感 。刘禹锡却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向上的秋的赞歌 。
第一句从古人写起,指出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往往面对秋景而伤感 。但诗人却对此持不同看法,所以第二句就明确表示,自己觉得秋天完全可以胜过春天的美好,勇敢的同历来的文人大唱反调 。紧接着第三句诗人便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一只美丽的白鹤振翅高飞,冲向蓝天,穿过白云 。第四句“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仅借助白鹤把诗人的激情也引到碧空蓝天之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虽因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但他毫不气妥,仍然决心冲破重重阻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奋斗 。
这首诗虽说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意蕴,将诗意和哲理融为一体,既以哲理取胜,又以艺术魅力感人,发人深省,耐人吟诵
鲁山山行
梅尧臣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
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 。按常理,应该是“千山高复低”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 。第二联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 。“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 。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 。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 。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 。所以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 。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 。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 。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
浣溪沙
苏轼
译文
游览蕲水清泉寺,清泉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
山下面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欢快啼叫 。
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以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 。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被贬黄州期间写的 。
词的上阕从寺前的兰溪着笔,描绘了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上下的兰溪边长出了许多兰草,虽然他们才刚长出嫩芽,但却生机勃勃,长势十分喜人;在溪边漫步,小路洁净得一尘不染;萧萧而下的暮雨滋润着万物;一声声子规的啼鸣烘托了词人凄冷悲凉的心境 。词人此时被贬黄州,虽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这种处境实在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
词的下阕表现词人身处逆境仍保持豁达乐观,积极想上的态度 。他从清泉寺门前的溪水西流得到启示,悟出认识也可以在年轻,主要看自己如何正确对待世事,表现了词人力求振作精神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译文
我僵硬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为国家去戍守塞 。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