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二篇: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苏轼传
第四章 诗神东游

知音难逢


苏轼初游径山,独自一人,毫无趣味,“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道出诗人之间,必要互相赠答唱和,切磋启发 。不然,如独自喝闷酒,有何趣味!他再游径山时,便邀了二三知音,同游同赏,此唱彼和,一路“新诗如洗出”,“灵水先除眼界花,清诗为洗心源浊” 。盖因“文情难鉴,非知音莫能洞明微妙” 。当年凤翔文物虽富,可惜知音难逢,只能十日一首书信,与子由千里遥相唱和 。杭州则不同,地灵人杰,人物荟萃,不乏知音君子,再也不是“四海一子由”了 。
知州沈立之,家藏书三万卷,博览强记,即事成书 。撰《牡丹记》十卷,集古今咏歌赋诗,裁培方法,传记异闻 。是年任满将替,时常召苏轼游湖,苏轼与沈立之相得甚欢,无是非,无烦恼,平和舒畅,真舍不得他离开 。一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句,持献沈立之:“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起开 。”是年五月沈立之终于离任,作诗留别,苏轼《和沈立之留别二首》,有“不用镌碑颂遣爱,丈人清德畏人知”,“试问别来愁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之句,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继任知州陈襄字述古,自陈州移守杭州 。当时杭州旧习,郡守新到, 营妓皆出境而迎 。苏轼有一首《菩萨蛮》,写当时迎接陈襄情形:“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渡绿 。皓齿发清歌,清辞入翠峨 。”营妓即官妓,是历代传流的娼妓制度,到唐宋间尤甚 。北宋承平百年,士大夫耽于玩乐,官府酒宴公务时,由官妓陪侍、斟酒、唱曲,这就需要新曲新词,供官妓在歇筵舞榭,娱宾遣兴 。于是词这文体,为士大夫所好,由俚俗一变而为高雅, 发展到顶峰,成为北宋文学的标志 。许多名臣,皆以“填词”作“小令”为趣 。宰相晏殊,被称作“北宋绮声家初祖”,他的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流传久远 。继而有欧阳修、张先和民间专业词人柳永,有的工小令,有的善长调,但词风于晚唐、五代无大变,皆称“婉约派” 。欧阳修名句如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张先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得号 “张三影”,柳永名句如“青春都一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到仁宗皇帝那里,在他考进士时,仁宗说:“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从而落第 。然而一代文风,沿袭已久,不得不变,此时正当将变未变,天意苏轼来到杭州 。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陈襄好饮能诗,他一到任,西湖立时热闹起来 。一日他说要到吉祥寺赏牡丹,“花将落而述古不至”,苏轼以诗促驾:“今岁东风巧剪裁,古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信花应恨,直恐明年便不开 。”陈襄见诗,明日即有牡丹 之会,坐上复以此韵,各赋一首 。有美堂向为诗酒交会之所,昔日梅挚出守杭州,仁宗皇帝宠之以诗曰:“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梅挚到任,以诗名其堂曰“有美”,士大夫传为佳话,多有题留 。陈襄常与苏轼在有美堂宴饮唱和,苏轼曾有诗记宴毕乘月夜归情形:“共百思特网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执事举烛照明,“有至五六百炬,谓之火城” 。陈襄游兴方浓, 又邀来著名词人张先(字于野)和刁约(字景纯),二人皆吴中名士,退居养老 。苏轼有《赠张刁二老》诗:“两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风流总健强,共 为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于是,西湖宴游之盛前所未有:“二更 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每有高会,群妓毕集,移厨湖上 。一日宴于临江亭,见湖心一彩舟,渐近亭前,靓妆数人,中有一人尤丽,方鼓筝, 年三十余,风韵娴雅,绰有姿态,众皆称羡,陈襄请苏轼、张先各填一支《江城子》为赞 。苏轼并不推辞,展楮振笔写来: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暮聘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
苏词清丽绝伦,以“神仙出世之姿”阅世,立即传遍钱塘,那些名妓和 姬妾,便围了来索要 。苏轼从此开始填词 。一次湖中高会,名妓秀兰迟到, 陈襄很生气,秀兰恳求苏轼即席作一曲《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