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二 )


乳燕飞华屋 。悄元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 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 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
石榴半吐红巾蹙(c) 。待浮华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浓艳一 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苏轼于酒,好饮无量,一杯就醉,歌妓和姬妾们趁机索新词,不免乘兴随手书其手帕、披肩、团扇、裙带 。每以此种宴游为“酒食地狱”,“老来厌伴红裙醉”,渐渐招架不了,时常称病逃席 。重九这天,以病不赴述古会,独自泛小舟至勤师院,见到惠勤白足赤髭,笑迎寺中,心花大放:“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队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日见冶游,连眼睛都污浊了,到湖山清亮处来洗净 。这一天,苏轼玩得十分快意,“一日饮酽茶七盏”,作诗六首 。苏轼不喜应酬,不堪“倦醉佳人锦瑟旁”,只好去寻访“山中高人” 。
杭州三百六十寺,西湖僧多有诗人、学者 。他对惠勤诗评价最高:“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清风入齿牙,出语如松风百思特网 。”僧性高洁,鲜食寡欲, “扫地焚香静客魂”,苏轼与僧人交朋友,受益颇多:“年来渐识幽居味, 思与高人对榻论 。”西湖诗僧志诠、清顺、可久,都是苏轼诗友,其诗清爽可爱,常为赠答唱和 。
与苏轼相知最深的僧人,是辩才、佛印和参寥 。辩才是於潜人,姓徐名元净,10岁出家,25岁赐紫衣及辩才号 。相貌清奇,修行高古:“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佛印法名了元,饶州(今江西)人,常云游于江淮间,聪慧绝伦,是参寥的师父 。参寥是於潜人,本姓何,自幼不食腥荤,以童子诵《法严经》为僧,苏轼称他“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惟其性情高傲,目空一切 。苏轼巡县遇于於潜 。初见轼眉清目朗,不知是何方高人, 乃矜持不语 。苏轼布衣芒鞋,上前稽首 。参寥微闭二目,说道:“坐 。”唤童僧道:“茶 。”便和苏轼谈禅 。听其口齿不凡,道眼不浅,站而不坐,方礼遇道:“请坐 。”再呼童僧:“敬茶 。”言谈之间,见苏轼于佛学甚精通,不禁问其来历,当知是苏子瞻时,乃起身施礼,恭恭敬敬地说:“请上 坐 。”高呼童僧:“敬香茶 。”畅谈半日,求苏轼为殿堂题联 。苏轼点头微笑,提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过了几日,佛印从庐山云游过来,见了此联,点头微笑 。邀苏轼游上天竺寺,谒辩才大师 。前殿两尊金刚,苏轼哂笑道:“两金刚谁更强?”佛印道:“拳头大的强 。”二人 走入内殿,苏轼道:“观音大士为何低头垂目?”佛印道:“求佛 。”苏轼 道:“求谁?”佛印道:“求观音 。”苏轼笑道百思特网:“谬矣,哪有求自己?” 佛印道:“有 。求人不如求己 。”苏轼大悟 。静则聪,聪则智 。僧人守静, 智慧过人 。愈益与僧道往来 。常自称“糜鹿性”、“山野资”,官场应酬不舒服、不合拍、不同趣、甚至不同道,与“山中高人”结知音、交朋友,赠答唱和,既是解脱,又是享受:“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净士素寡 言,相对自忘忧” 。
知音难逢|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陈襄知苏轼性情,见他屡不赴会,却与僧道“泛湖游北山”, 乃“以诗见责”,苏轼答诗深表苦衷道: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 。
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 。
……


知音难逢,盛宴易散 。熙宁七年(1074)六月,陈襄移知应天府,杨绘 自应天府移知杭州 。陈襄将罢任,宴僚佐于有美堂,营妓齐集,约定各施绝 艺,都唱新曲 。在坐诸公各填小令一首 。论年庚自然是张先居长,乃作一曲
《虞美人》(述古移南都):


恩如明月家家到,无处无清照 。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 远上江桥 。愿君书札来双鲤,古汴东流水 。宋王台畔楚宫西, 正是节趣归路近沙堤 。
秀兰与陈襄最是要好,自上回得苏轼《贺新郎》,非苏词不唱,于是苏 轼亦谱一曲《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 倒更徘徊 。沙河墙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翌日,苏轼与僚佐再宴西湖,为陈襄饯行 。秀兰等十余辈名妓,纷纷为 使君寿,献歌献舞,苏轼作《菩萨蛮》(西湖送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