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苏东坡的诗词 苏轼写的诗有哪些古诗三百首( 三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 。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三八 。有《东坡全集》、《东坡词》 。
本书选其文六主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
传世名篇
刑赏忠厚之至论
【题解】
本文系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 。作者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全在于刑与赏,而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 。此文以详切的说理,使经典之旨与作者之论相得益彰 。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 。,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兹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谨刑也 。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圯族 。”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党之过乎仁;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