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怎么写?( 九 )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勤于研究 , 勇于实践 , 把自己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运用于实践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更和谐 , 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富有人性 。
发现三:只有回到生命 , 才可能理解作为生命表达的教育 。回到生命 , 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
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 , 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请你记住 ,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 。”教育的智慧 , 不在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 , 而在乎如何协助孩子培养智慧 , 因为知识都是旧的 , 生命却是新的 。学习是种迈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气 , 只有时刻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 , 让孩子们真正地“做自己” , 教师才能因着孩子的快乐而快乐 , 师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学课堂 。
发现四:把课堂当成生命中的一种美丽探险 。黄瑞夷老师说 , 其实教师日常上课在愚钝和机敏之间往往也是这一念之差 。全力关注学生我们就机灵了 , 全心关注教学环节我们就愚钝了 。看来要让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 , 教师必须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当教师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来浅显得如同识字课本一样时 , 他才能把精力从教材上转到学生身上 , 才是用一辈子来备课 。
教师教学要从关注“错”与“对”中转向关注差异 , 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才能成全学生 , 才算尊重个性 , 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学 , 反过来学生的差异也成全了教师 , 一个教师的成长必是在错综的学生差异中获得成就的 。让不一样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 , 是对教师的挑战 , 挑战使他变得敏感、聪慧、富有才华;关注学生差异的课堂是开放的、是无法预设的 , 它只能凭教师的才情、文化的底蕴、教学的素养、生活的积淀 , 依学生的个性艺术化、个别化地处置 ,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长 。关注“错”与“对”的教学 , 只能使教师的匠气日益加深 , 教学会让教师没有灵气 , 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 , 自然对学生是一种摧残 。因此 , 生命化教育课堂提倡成全学生就是要成全学生的个别、成全学生的差异 , 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生命飞扬的教学 。
这20位老师的这些质朴真切的文字 , 来自于他们对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与激情 。这些文字告诉我们: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教师的课堂其实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 , 无论从哪一页打开 , 都充满了对人的成长秘密的感叹和眷恋 。教育的发端是爱和责任:对自己、对所有的生命、对探求未知的努力、对我们虔诚地期待又无法预知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