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帆西扬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东帆西扬》读后感(四):“耆英”号:一艘帆船,两个世界 。
2006年7月18日中午,经历9个半月航行的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缓缓驶入广州南沙客运码头 。引发了广州市民的参观热潮 。
而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恰好是因为哥德堡号的传奇历史 。
船,在大航海的时代,就象征着财富、贸易和交往 。
不过,在大航海的时代,总有一些标新立异的分子,比如一群英国浪荡子,他们就买了一艘中式帆船,其目的不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探索、科考,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就想以船为载体,搞一个主题乐园,目标伦敦 。
为了有异域风情,他们直接以南京条约的签订者“耆英”的名字命名,除此之外,船里面有各种中国的生活物件 。
而《东帆西扬》就记载着这段历史 。
关于“耆英”号的历史,作者戴伟思(Stephen Davies),香港海事博物馆首任馆长表示诧异 。一方面是“耆英”号本身,毕竟,在西式舰艇横行大洋之际,想用一艘中式帆船来开展洲际旅行,多少有些儿戏;另一方面是“耆英”号历史,并没有在东西方流传下来,尽管当时名噪一时,相信问一百个广州人,没有一个人知道“耆英”号,但至少一半人知道“哥德堡”号 。而这两个疑问,也成为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出发点 。
让我们先从“耆英”号的旅途开始,最初,一群英国投资人在1846年购买了一条中式帆船,并在广州和香港招募了中国船员与欧洲船员,船上还装上各种各样的中国物件后,从香港驶向英国伦敦 。
哪知道这趟旅途一波三折,从好望角出发后,竟然意外的到达了大西洋彼岸——波士顿和纽约,还因为拖欠船员的工资而在纽约对簿公堂 。
再接下来,“主题公园”营业了,在意外停靠美国后,据说当时每天有4000人参观,按照每人交费0.25美元来说,确实是不错的收入,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大概去到2万美元,在1847年,也算是一笔大数目,相当于现在的50万美元 。
在经历了纽约风波后,“耆英”号最终还是到达了伦敦,维多利亚女王、小说家狄更斯——当时狄更斯还是一名采访人员,都登上过该船 。
当然,作者笔触不仅仅是在引起人们关注这段历史——更多的是在探讨两种文化的碰撞 。所以,在第二部分,虽然他也知道很多人会被一些专用术语给吓退,但他还是不厌其烦地介绍了“耆英”号的船只结构等,其目的,还是想说明东西方的不同 。
比如当时,在西方,上船表示的是一种探索和冒险的精神,但在东方,疍民的称呼,还是将船员贬低到一无是处,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耆英”号上的中国船员知识贫乏 。
另一方面,西方的船只是一种机器,需要高度听指挥的集体来完成,否则,就可能出现船只倾倒的悲剧,但由于当时的中国船只,不需要多少精密的配合,因此,也没有船长captain这种人,甚至作者援引一段古文来说,由于不知道去哪,一群中国人甚至开展民主讨论,最后由一名儒生临时决定去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