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的艺术成就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成就有那些( 八 )


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月》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念奴娇》
上面这些都是浅显易懂的常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可蕴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犹如美酒,越品越觉得其绵厚芳醇,与浓艳香丽的花间词风截然不同,使读者耳目一新 。明代杨慎《词品》中评论说:“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如她的《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与上面的例子都是化浅白为清新,化俗俚为挚词 。清代彭孙鸿在《金栗词话》里评到“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人能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其清新鲜明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不寻常的意境 。让人读来,更是心驰神荡 。通篇浅白语言,产生的清新工巧,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却不由得为后人称道 。词中的谴词句,天然率直,创造了以寻常语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真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李清照用浅显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境界,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她匠心独运,特别是善于创造这种平淡而绝妙的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语言中最突出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了 。
三、庄重典雅的词品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个阶段,从优裕轻松的生活到丈夫的离去,最后国破家亡,她一生坎坷,挫折不断 。她依然不屈不挠,尽管生活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她却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出众绝代的才华,敏感深悟的思想,高洁的人品,作了很多清新婉丽的词作流芳后世 。李词人用她高洁的人品写出了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的词作,也让我们读懂了她那庄重典雅的词品 。
在李清照结婚之前就有了个性鲜明的性格 。如她的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日常生活的小事,通过简单的对话,反映出少女作家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流露出她是一个乐观向上,无忧无虑的少女性格 。
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了婚姻之后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婚姻之后又有了比较曲折的生活路径,从一个少女到一个少妇,从安定的家庭到一个动乱的国家的环境,词品也有了相对的变化,她自身的人品也逐渐的形成 。词品也从一个无忧无虑的清新到庄重典雅的境界 。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李清照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她能珍惜自己的存在,珍重自己的人格,她不像那些心灵软弱的人做小服低,自轻自贱,这是她性格发展的前提 。因此,她笔下的形象(例如桂花)就很自然的显示出一种极为清高,颇为自诩的情调,如《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作者用坚决的语气,一种自视不凡的豪迈气概,跃然纸上 。指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词人的这种高昂的自信,在其文学创作上得到了印证: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胡云翼说:“词家之有二李,李后主与李清照,真是词中的‘双圣’ 。”这是李清照在少妇时期最完美的喻写 。她笔下的白菊,更是以清丽、潇洒的个性而称奇一世,如《多丽》: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釄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臯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
这支白菊如此清高、孤傲、饱经风霜,不减清奇,它不同凡俗,截然区别于那种浓施粉黛,搔首弄姿的做作 。她欣赏的不是人工美、装饰美,而是人格美、自然美:“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釄 。”在大自然无情地摧残下,它依然情致深深,一点儿也不缺乏人情味儿,愈发楚楚动人:“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毫无疑问,李清照笔下的桂花、菊花,正是她自己高傲、自尊、朴直的性格和独立人格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