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文化圣人孔子简介( 九 )


诗文与著作
去鲁歌 彼妇之口 , 可以出走 。彼妇之谒 , 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 , 维以卒岁 。
蟪蛄歌违山十里 , 蟪蛄之声 , 犹尚在耳 。
龟山操 予欲望鲁兮 , 龟山蔽之 。手无斧柯 , 奈龟山何! 注:《琴操》:“季桓子受齐女乐 , 孔子欲谏不得 , 退而望鲁龟山作歌 , 喻季之蔽鲁也 。”《琴操》 , 古琴曲集 , 传为东汉蔡邕辑 。
盘操 干泽而渔 , 蛟龙不游 。覆巢毁卵 , 凤不翔留 。惨予心悲 , 还原息陬 。注:见《琴操》 。曾修《诗》《书》 , 定《礼》《乐》 , 序《周易》 , 作《春秋》 。(《论语》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来的 。)
饮食成就
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 。他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 , 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 , 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下面是孔子对于饮食的经典论述: 食不厌精 , 脍不厌细 。食殪而餲 , 鱼馁而肉败 , 不食 。色恶不食 ,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 不时不食 。割不正 , 不食 。不得其酱 , 不食 。肉虽多 , 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 , 不及乱 。孔子强调“食不厌精 , 脍不厌细” , 即在做饭时 , 要将谷米择拣得精一些 , 用牛、羊、鱼等腥味重的原料制脍时 , 要尽量切得薄而细小些 。他要求饮食精细和精益求精 , 不断提高烹饪技术水平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 他提出了“八不食”的饮食主张 。从饮食卫生、人体健康和烹饪技术要求来看 , 他的主张多数是正确的 , 只是他认为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脯 , 因未必清洁而不吃 , 则未免过分小心了 。孔子还有一些饮食主张 , 如“唯酒无量 , 不及乱” , 饮酒虽然不必限制数量 , 但要适度 。另外 , 还有“食不语 , 寝不言” , “席不正不坐”等 , 讲究吃有吃相 , 坐有坐相 , 一切须合礼仪 。孔子的这些饮食思想 , 在孔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后裔尊崇其思想与主张 , 在饮食烹饪上自成体系 , 形成了制作精美、注重营养、风味独特的菜肴 , 被称为“孔府菜” 。
孔子谥号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 , 孔子去世 , 弟子心丧三年 , 庐于墓旁者百余室 , 因名其地为「孔里」 , 并各植树一棵 。孔子后裔承继其儒学 , 为名相、博士、大儒 。现在台湾之孔垂长先生 , 为其79代嫡孙 。孔子是教育家、亦是政治家 , 孔子去世后 , 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 , 不断追封追谥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 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 , “宣尼”是谥号 , “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 , 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 。“文圣”是尊号 , “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 , 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 “邹”是国名 , “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 , 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宣”为谥号 , “父”是美称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 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 , “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 , 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 。“隆道”是封号 , “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 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 。“文宣”为谥号 , “王”是爵位 。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 , 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公为衍圣公 , 后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 , 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 , 令州郡悉立庙祀 , 殿庭宏敞 , 并如帝制 。”(据《宋史夏国传》和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这一封号是给历朝历代最高级别的人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衔“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圣先师”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