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李白古诗词赏析 摘抄李白的古诗(11)


3、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
摘抄李白古诗词赏析 摘抄李白的古诗

七、《赠汪伦》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
3、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八、《凉州词》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2、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赏析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
九、《乐游原》
作者:唐代李商隐
1、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翻译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
3、赏析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
十、《寻隐者不遇》
作者:唐代贾岛
1、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
3、赏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
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作者:唐代王勃
1、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2、翻译
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
3、赏析
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 。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
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壮其行色,鼓其勇气 。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