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欣赏活动记录 小学班主任班级活动记录( 三 )


五、创设情境 , 引入诗境 。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 。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 , 为之动情 。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 , 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 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 。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 , 进入诗境 。我有时采取演一演的方式 , 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我有时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 , 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 , 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 。最终 , 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 。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
六、拓展延伸 , 创作诗词 。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 , 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 , 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 , 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 而以诗带诗 , 以点带面 , 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 , 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 。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 , 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 。这样 , 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 , 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 , 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 , 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 , 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 。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 , 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 , 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 , 让他们能学以致用 , 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
七、板书设计 , 简单明了
教学板书是艺术 , 艺术是讲究创造的 , 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 。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 , 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 , 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 。板书设计做到 , 围绕诗词中心 , 抓住关键词 , 简单明了 , 有创新 。
急需关于古诗文课题研究性活动的活动记录!!!!!!!!!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综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 其知识之广泛 , 包容之博厚 , 辞章之精华 , 内涵之富 , 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 , 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 , 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根据我们调查 , 当今社会 , 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 。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 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加上受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 ,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 集体主义观念削弱 , 理想、前途观念淡薄……这些现象如任其发展 , 后果不堪设想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 , 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了当务之急 。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 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因此 ,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就有了必要 。特别在新课标下 , 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 , 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殊功能 , 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 , 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 ,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