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欣赏活动记录 小学班主任班级活动记录( 四 )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课题的界定
(1)“新课标”:是相对于2000年以前我国语文课程体系而言 , 她体现了四个新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 , 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2)“传统文化”这里是指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华民族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性修养意义的古诗文典籍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客家文化传统作为研究对象 , 它们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
(3)“新课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 , 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
2、理论假设
(1)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 , 让学生在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 大量接触传统文化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 , 可以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2)通过研究与实践 ,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 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精神营养 , 丰富语言、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发展潜能、使他们具有创造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传统文化里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做人的道理 ,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 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另一方面 , 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堂改革相结合 , 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目标是古诗文教学、客家传统文化 。(1)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对增进学生文学基本素养的重大意义 , 自然也毋庸赘述了 。但较之于当前的阅读、写作教学研究 , 古诗文教研则显得相对滞后 。当今的古诗文教学起码存在三种不良倾向 。一是语言化倾向 , 许多人把古诗词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串讲课 , 只注重诗词句义的静态演释 , 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概念化倾向 。许多人将古诗词意境地赏析变成了冷性的“诗物”与“诗情”的简单对照 , 忽视学生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是支解化倾向 。许多人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了单调的诗词词句的局部分析 , 忽视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和整体功效 。这些倾向不能不令人感到 , 当今的古诗词教学似乎还缺乏一种关键性意识 , 那就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在诗词审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2)据许多史料证明 , 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是客家私人办学先驱(温革)的诞辰地 , 许多客家文化研究人士称石城是客家摇篮的中转站 。石城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 , 值得我们开发研究 。
2、以经典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构成民族凝聚力 , 民族自豪感 , 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 , 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 。基于此 , 我们对《新课标下语文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所具有的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 , 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 , 我们有责任 , 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客家传统文化研究 , 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 , 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 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传统文化学习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有效教育形式和工作载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 民族的希望 , 他们的思想道德、精神状态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实施传统文化研究 , 是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效途径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少儿歌曲|十首好听的少儿歌曲,流行的小学校园歌曲有哪些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教师职务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 最新小学教师的述职报告写法怎么样?
- 小学生安全协议书如何写?
- 小学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
- 小学一年级元旦晚会开场白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