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答题技巧(17)


答:
步骤①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
步骤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
步骤③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步骤① 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只一“看”字 。
步骤②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
步骤③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
5、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人们认为某词是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原因?
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词在诗中的寓意 。
②指出突出了什么主旨 。
③从构思上考虑 。也就是诗人是怎样把该词与主旨联系起来的 。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步骤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
步骤② 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
步骤③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6、鉴赏景物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
解答分析:
古代诗人常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参见题型1);同时注意十分写景的角度,或动静结合,或由远到近,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
☆答题步骤:
①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和写景的角度 。
②抓住主要景物具体描述画面,要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 。
③概括画面特征或分析思想感情 。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 。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晚照 。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
答:
步骤①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由近到远,富有层次感 。
步骤② 诗人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光粼粼,如细皱沙纹;然后是绿杨初醒,嫩黄浅翠,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
步骤③ 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
7、体会诗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何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何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
解答分析: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结合全诗进行 。
☆答题步骤:
①指明表现手法 。
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
谒金门 冯延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举头闻鹊喜 。
试简析“碧玉搔头斜坠”的好处 。
答:
步骤① 通过描写女子头上的装饰(细节描写) 。
步骤② 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来的心绪不宁和慵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