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诗词 楚云飞的原型是谁( 八 )


何公博(1874—1911)
(何宝松撰)
何公博 , 名天瀚 , 1874年12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区新群乡 。父何开秀是个普通农民 , 虽家道清贫 , 亦极力勉励其子力学 。
公博天资聪慧 , 少年时期即为邑贤经学名师罗斧月先生赞许 , 常在公博所写的文章上作高度赞扬的批语 。1898年他考取秀才 。随后 , 为了钻研学术 , 赴汕头岭东同学堂进行深造 , 深得该校主办人丘逢甲、何仕果、温仲和(均系前清进士)的器重 , 旋被破格提聘为该校教师 。在同文学堂期间 , 他受到丘逢甲等人的熏陶 , 知识日增 , 思想日新 。
1903年秋 , 何公博鼓励和支持其堂弟何天炯(字晓柳)东渡日本留学 。他认为救国必须从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着手 , 于1904年辞去同文学堂教师职务 , 与邑贤罗幼山、肖会长、陈少岳、罗则桓等在兴宁县城创办兴民学堂(即兴民中学前身) 。1903年冬 , 又在原乡与陈少岳、何子渊等人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 , 开兴宁办新学之先河 。
1905年春 , 他的堂弟何晓柳回家探亲 , 公博为了寻求救国真理 , 即随何晓柳东渡日本 , 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业攻读政治法律 , 同年秋加入同盟会 , 矢志推翻满清王朝 , 并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同盟会广东支部长长(见邹鲁编著《国民党史稿》) , 为国民革命做了许多重大的工作 。
1907年同盟会为了发展广东的革命力量 , 特饬何公博、朱执信、高剑父等会员回到广州 , 在广府中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担任教师 , 籍以宣传革命 , 发展组织 。黄花岗之役 , 一些党人在失败后曾躲避于方言学堂 , 在何公博的掩护照顾下得以脱险 。有一说黄克强先生在事败后也先到方言学堂 , 然后化装潜到河南(即珠江南岸)徐宗汉(同盟会女会员)家里 。再由徐宗汉掩护脱险转赴香港 。
公博因长期肩负革命工作 , 兼之教务繁重 , 积劳成疾 , 于1911年(辛亥)夏季 , 返里养疴 , 不幸于同年九月十二日病逝 , 享年三十八岁 。次月 , 武昌起义成功 , 广东光复 , 胡汉民督粤 , 电请公博出任教育司长 , 孰知先生己逝矣!公博遗体葬于故里 , 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墓碑曰:何公天瀚之墓 。可惜此碑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挖掉毁坏 。
公博的生平事迹 , 因老一辈亲友均己去逝 , 所作诗文荡然无存 , 无法为之作祥尽的叙述 , 唯朱执信先生生前对何之堂弟说过:公博之文章道德 , 深为吾辈所推崇 。
何天炯(1877—1925)
何天炯 , 字晓柳 , 本区新群乡人 , 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躯 , 他早年受到维新思想影响 , 深恨满清的封建统治 , 向往民主政体 , 1903年 , 他毅然剪掉发辫 , 东渡日本留学 , 攻读政治 , 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在日本时 , 他先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秋瑾、章太炎、廖仲恺、朱执信、清精卫、胡汉民等人 。
1905年 , 孙中山在东京创立同盟会 , 天炯毅然参加 。同盟会最初的组织设总理一人(孙中山)、协理一人(黄兴)、下设三个部门 , 就是书记、庶务、会计 。第一任书记为胡汉民、第一任庶务由黄兴兼任 , 第一任会计为何天炯 。后来天炯调任同盟会广东支部长 , 会计一职由廖仲恺继任 。
天炯加入同盟会后 , 协助孙中山在党内起领导骨干作用 , 当1906到1908年间 , 同盟会在国内所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告失败 , 一部分意志薄弱的会员表示消极 , 与组织脱离了联系 。这时孙中山、黄兴都不在日本 , 同盟会成了群龙无首 , 组织涣散 。何天炯与吴玉章尽力设法团结各省在东京的会员 , 加强联系 , 使同盟会总部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 吴玉章所著《辛亥革命》一书 , 曾着重提及此事 。
何天炯在日本积极进行革命工作 , 除了广泛联系留日的爱国人士外,还积极联系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朝野人士 , 如犬养毅、头山满、宫崎寅藏兄弟等 , 尤其是和宫崎寅藏的交情特别深厚 , 宫崎素擅音乐 , 有一次天炯对他谈到同盟会的经费支绌 , 宫崎便毅然为同盟会筹集经费到街头去卖唱 。宫崎一家弟兄三人对中国革命全力支持、始终不渝 , 这和天炯与他们共同的政治卓识与深厚交情有重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