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素大会取代诗词大会 央视诗词大会观后感( 七 )





22年前的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短短6年的之后,曾经执政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统一的苏联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 。短短6年的时间,戈尔巴乔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非但没有给苏联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道”,反而导致亡党亡国,政治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从政治上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假民主、真背叛”、“民主是假、祸国殃民是真” 。如今,在俄罗斯社会中表面华丽诱人的“带有人道面孔的民主社会主义”口号已变成了戈尔巴乔夫本人推卸责任的一块“遮羞布”,不仅在政治上彻底破产、而且在思想理论上变得一文不值,在实践和生活中也遭到俄罗斯民众的唾弃 。

1988年前后,上台不久的戈尔巴乔夫便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 。他咒骂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极权主义”,要以民主的方式改造它 。在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造和重建”运动中,一步步对苏联社会主义进行丑化和攻击 。例如,戈尔巴乔夫上台初期,曾经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称为“高度集中计划体制”、“行政命令式体制”等 。不久,便过渡到使用“斯大林模式”、“兵营式的社会主义、暴力的社会主义、毫无人性的制度、布尔什维克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后来干脆借用二战期间原本针对德国法西斯制度的“极权主义”概念来诬蔑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甚至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与德国纳粹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 。

戈尔巴乔夫写道,苏联是在暴力和专制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极权主义政权,“我的观点是:在苏联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 。他自白道,随着经验的积累,变得明确了: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袭击我国的危机并非局部,而是整个制度的性质 。发展的逻辑使我们认识到,即不是应该完善整个制度,而是攻入他的基础本身 。他写道:“1988年我们意识到,必须对制度本身进行根本改革 。由此进入了内容丰富的第二阶段的改革,这应立足于另一些意识形态观点,其基础就是社会民主思想 。”他决心要通过改革从质上更新社会,通过民主克服极权主义制度 。

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 。他疯狂地反对斯大林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他坦白,“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发现,社会主义的现实与理想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发起的“改革运动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彻底地颠覆斯大林主义 。

在假改革、真背离的道路上,与戈尔巴乔夫一唱一和的还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亚·雅科夫列夫 。作为戈尔巴乔夫的心腹和左膀右臂,雅科夫列夫在背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背叛十月革命的路线上走得更远 。身为苏共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人,雅科夫列夫肆无忌惮地发表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我个人并不相信布尔什维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生命力’,我尤其批判反人类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雅科夫列夫在肆意诋毁苏联历史和苏联制度的同时,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却赞不绝口、顶礼膜拜 。他言道:“资本主义带来了实用主义的伦理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它依据的是清醒的、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 。

雅科夫列夫利用自己在党内的特殊身份,乘势反戈一击,从内部给予苏共头脑以致命一击 。雅科夫列夫后来承认,他一开始就不相信戈尔巴乔夫“全面完善社会主义”的说法,认为是一种“幻想” 。只能完全打碎、彻底击垮官僚专政 。而彻底击垮苏联制度,只能靠“投机性地玩弄政治手腕” 。攻克的办法只能采用迂回战术、灵活机智和从正面意义上利用“言行不一”这种久经考验的方法 。

为得到搞垮苏共、抛弃甚至消灭苏联社会主义的目的,雅科夫列夫在戈尔巴乔夫刚刚上台后不久便提出应当考虑将苏联共产党“一分为二” 。1985年12月,雅科夫列夫利用苏共中央宣传部长的身份上书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实行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和总统制等一系列全面政治改革建议 。建议在组织上将一分为二:分成社会党和人民民主党,全民投票选举总统,任期10年……政府由在全民选举中获胜的党的总书记领导,等等 。据原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60年代以后曾担任苏共几任总书记政治顾问的格·阿·阿尔巴托夫院士证实:“的确,苏共最高领导人在一个小圈子里也曾讨论过这一方案 。”院士本人也认为是可行的,“党可以分裂成两个或三个,包括一个强大的社会民主派” 。雅科夫列夫向戈尔巴乔夫建议分裂苏共时声称:“生活在迅速地赶超理论、赶超构思 。”他认为,应该赶在事件发生的前头 。也许,讲党分成两个部分是明智之举 。那样就可以给现有的分歧以组织上的出路 。可以想象,80年代中后期,苏共最高领导层就已冒出分裂的念头,苏共灭亡、改革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