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词、人物、故事等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词( 二 )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
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
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
1942年,二小十三岁 。
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
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
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
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
八女投江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
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
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
“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
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 。
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 。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
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 。
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 。
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 。
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
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