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古诗解释( 二 )


⑦四十三年:此词写于开禧元年(1205)作者出守京口时,上距词人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已四十三年 。扬州路:指今江苏扬州一带 。这三句是说:四十三年后的今天,登亭遥望扬州一带,当年抗金烽火,记忆犹新 。
⑧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 。堪,忍受 。佛狸祠:450年十月,拓跋焘率兵反击王玄谟,王玄谟所部大败奔溃 。北魏军兵分五路从黄河沿岸开始长驱南下,反攻刘宋 。十二月初,北魏远征军陆续到达长江北岸 。拓跋焘所部驻军长江北岸瓜步山(在今江苏六合东南)在山上修建一座行宫,后称佛狸祠白(佛狸即拓跋焘的小名) 。神鸦:飞来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社日祭神的鼓乐声,旧俗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这三句是说,当地百姓竟在佛狸祠下迎神赛社,一片太平景象,真有不堪回首之感 。此句是在用拓跋焘来影射金国的完颜亮 。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晚年被人陷害而出奔魏国,后秦攻赵,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已衰老,派使者去探看 。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了使者,要他回赵后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回赵后,就捏造廉颇虽然年老,饭量还很大,但—刻儿工夫就拉了好几次屎 。赵王听后认为廉颇已经不中用了,便不去召他回赵 。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三句是说,作者是老当益壮,以廉颇自比,期望能得到重用,为国效劳,但又有谁来给予重视和关怀呢?
【翻译】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 。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讲解】
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 。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已六十六岁,在江苏镇江任知府 。但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以后,从国家危殆的局势到他个人孤危的处境和郁闷的心情 。作者虽已年迈,杀敌复国的雄心壮志仍不减当年 。词里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尤其对当时韩侂胄没有做好准备就轻率北伐十分担心,于是借历史教训提出警告 。词中不仅抒情,而且言志,不仅言志,而且直陈时事,发表政治见解 。这样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辛词以前是极少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