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有我观后感怎么写?( 二 )


何必有我,是电影的片名,也是电影中肥猫等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影片的海报就是肥猫满脸血污,眼神愤怒,微张的嘴唇仿佛发出无声呐喊---“何必有我?其实我想,它又何尝不是社工Koko心底的疑问呢?在她一路打听找到围村服务对象家中,准备告知其申请的老人宿舍获批的时候,却被其邻居告知服务对象已经去世,遭到奚落的时候;在满怀热忱,真心服务却遭猫妈拒绝的时候;在找周主任为肥猫申请,却被告知启智学校要等3年,国民住宅无限期,前边有十五万七千多服务对象在排队的时候;尤其是影片最后,看到已经被安抚好情绪,主动把绳子交出来的肥猫,却被警察射杀的时候,我想,Koko的心底,会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升腾起这样的疑问:何必有我?
我不禁在想,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当我满腔热情,真诚付出却得不到服务对象认可的时候,当我面对不幸的家庭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当个别人对社会工作产生质疑,否定,甚至曲解的时候,我是否能承受的住内心的煎熬?我们的价值在哪里?
其实,社工像医生,教师,环卫工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职业,它有自己的职业伦理,专业理论,工作规范,它做起来多了一份情怀而已,它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也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但是,在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关系等方面,社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发展前景光明,前途远大 。
妈妈的爱
在影片中,有三位妈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就是肥猫的妈妈猫妈,她善良大度,邻居小熊妈妈来借盐直接把她家的盐盒端走她也不以为意;她好胜要强,面对koko的帮助,她直接正色道:“郑小姐,我们过得很好,不需要你的帮助”;她对肥猫爱护有加,在koko劝猫妈送肥猫去启智学校的时候,她说不想让他去启智学校吃苦,太可怜了;当肥猫去餐馆刷碗的第一天,她心神不宁无心摆摊卖豆花,直接收摊去看……
这样的爱看似无微不至,依我看来,却缺少了一些放手和相信,连一起摆摊的小熊爸爸都劝她:“早就该让他学习自立了,老把他当作小孩子看,他什么时候都学不会!”当看到肥猫打碎了一筐碗筷,猫妈说的是:“这孩子,别这样,我早有心理准备”,在猫妈心里,她不相信肥猫可以把刷碗这件事干好,其实影片里,肥猫碗刷的非常好,他经常帮妈妈刷碗,在餐馆把碗打碎那只是个意外而已!她也不相信肥猫能理解死亡,她一直没有告诉肥猫他的爸爸已经去世,在肥猫的心里,他的爸爸是去美国挣钱去了,在肥猫伤心的告诉妈妈,小黑死了,他再也回不来了的时候,猫妈直接岔开话题,不再与他谈论 。作为妈妈,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要信任孩子有处理事情的能力,信任孩子会自我成长,他们完全能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担心是最大的诅咒”,我们要给孩子的就是信任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