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福建泉州晋江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年),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宏父)、百泉居士、思斋居士 。其人品性高洁,有胆识,多惊世骇俗之言行,时人甚异之 。又长于论述,读史书常有卓见 。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有《焚书》、《继焚书》、《续藏书》等,更有对诸作品如《水浒传》、《西厢记》之评点,其著书曾屡遭禁焚,然依旧风行于世 。其“童心说”理论,对晚明及晚明以后的思想界、文学界有巨大冲击,影响深远 。


一 中晚明的文学及思想状况


有明一代,文坛上复古主义思想兴盛,文学创作和理论深受前后七子文学运动的影响 。程朱道学思想和科举取士制度普遍地影响着明代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左右着士人的思想与命运 。与此同时,作为对程朱道学派思想之一种反拨,陆王心学派思想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并极大地影响着中晚明士人们的思想 。
明初科举考试范围较宽泛,尚涉《诗经》、《春秋》等书,及至永乐年间,考试内容则被限定为《四书》以内,以程朱道学为尊,同时明代政府在各地兴办学校,为八股制度储备人才,使得教育体制与科举考试相呼应 。科举考试内容既已限定,士人们作文便不再遵守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意愿,只是依循程朱思想写作 。既没有对经籍辨义释疑,也不带文学色彩进入创作,则失却学术研究之精神,文学创作也自然衰落 。在如此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只能是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之辈 。嘉靖时何良俊对此做过抨击:“自程朱之说出,将圣人之言死死说定,学者但据此略加敷演,凑成八股,便取科第,而不知孔孟之书为何物矣 。”清代吴敬梓亦在《儒林外史》中对此批判为“一代文人有厄” 。
八股取士与程朱道学的结合,在士人中造成造假风气,文坛则为拟古之风所蔽 。明初诗坛大家高启,诗歌创作即曾模拟汉魏、六朝、唐宋,至林鸿、高様等辈,强调格律、技巧,尊奉盛唐,建立评诗轨则,正式以盛唐相号召 。及至中期,复古思想盛行 。弘治、正德及嘉靖、隆庆四朝前后七子之文学运动,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刻意在诗文创作上蹈袭前人,谨守成法,不思创新,这种文学创作风气,因过分句拟字模,抹杀了诗人之真性情,致作品丧失了内在精神与艺术魅力 。
宋明时期理学兴盛,程朱道学成为主流思想,而陆王心学的兴起即是对程朱道学的有力冲击 。对于心与性,程朱学派认为性即天理,以性主心 。朱子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道心”为“天命之性”,“人心”则为“气质之性”,表现为人之私,故朱子主张以“道心”统“人心”,把天理作为人心之最高主宰,是程朱学派的心性论,即所谓“存天理,去人欲”者 。
陆王心学一派则认为“心即理”,把性、理归还于个体之人心,故主张:“人者,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刘大杰对王学思想有如是评价:


他(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虽是唯心的,但却动摇了朱喜学派在中国思想界长期的统治力量,打破了过去束缚身心的各种教条 。到了后来,在当代的新兴经济和市民思想的基础上,出现了泰州学派,更能发挥这种精神,他们主张人与圣贤并无先天的差别,基本上是相同的 。并且肯定了人民对于饮食男女的合理要求,反对道学家强调的禁欲主义和虚伪的礼法 。


心学思想由陆九渊创立,经过王阳明的系统性的理论构建与发明阐述之后,其理论内涵与学术地位均在明代中后期达到了巅峰 。阳明之后,王学思想经过其弟子们尤其是被视为王学左派的王畿、王艮等人物的发扬传播后,更是流布天下,在士人阶层之中产生了广泛的效应与影响 。在阳明心学派的发展与分化过程中,继王学左派、泰州学派之后,出现了以李赞为中心的流于“狂禅”的一派 。


二 李贽“童心说”之理论内涵


作为晚明泰州学派之后学,李贽 “狂诞惊戾”的个性及思想被世人视为“异端” 。其“童心说”之“真心”、“童心”理论,以及注重“自然、真情”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心学思想的继承与百思特网发展 。
在李赞的“童心”说理论中,又以《童心说》一文为核心,可以说这既是李贽哲学思想之核心,是其文学理论之纲领,是李贽一生思想学说与处世行为之准则与宣言 。总体来说,“童心说”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