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成长的烦恼”:部分高校学生辍学率高( 二 )
2015年,中经政法大学将8门慕课课程列入本科选修课名单,学生结业后可获得相应的通识选修学分;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学生可借助此平台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
媒体报道中记录了这样一幕场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蔡时煜,手捧6份“中国大学MOOC”的结业证书和成绩单,到学校教务处进行学分认证 。
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MOOC”课程数量为542门,新增了大学先修课和职教慕课频道,课程类型开始从大学教育扩展至职业教育领域 。
日前举行的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上有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建设的在线课程总数已超过1400门,课程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达5600多门次,累计1700多所学校在平台上选用或定制课程,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次首次超过3000万 。
一些高校学生慕课“辍学率”高
相比高校扎堆建设慕课乃至学生选课的火热,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却让人难以乐观 。
武汉东湖学院张锦(化名)在大一时便听说过慕课,在某网站上报名了法语课程,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多学门外语” 。但坚持不到一个月,课程进展就停滞了,“平时都在寝室学慕课,偶尔室友来聊天就走神了 。”张锦认为慕课缺乏课堂氛围,自己也从未和慕课里的老师与同学交流过 。
据张锦观察,身边学习慕课的同学大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免费的视频资源大多不珍惜,纯粹靠兴趣去学习的很难坚持下去” 。
北京某高校土木专业的严敏已使用慕课一个学期了,选过的课程可以列出一串清单,内容涉及品牌营销、广告学、心理学等 。“在慕课上你能发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像个知识宝库 。”但细数自己拿到的结业证书,严敏反思大部分课程都学了一点儿,最后完成的课程其实只有一两门 。
早在2014年,武汉大学曾就慕课话题对该校学生进行小范围调查 。结果显示:在140个参与者当中,接近50%的学生知道慕课,而认为自己真正了解慕课的,只占总人数的19.29% 。
近期,湖北校媒联盟在武汉部分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仍与这一结果相呼应 。在参与调查的112人当中,了解慕课的占到一半左右,注册过慕课网站的人有30%以上,而坚持使用的寥寥无几 。
慕课的应用问题在国外也出现过 。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调查研究:斯坦福大学提供的人工智能课程吸引了16万注册学生,但仅有20%多的学生完成了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在线开放课程也有近16万人注册,但实际完成课程的只有7157人 。
去年6月召开的“中国第三届慕课大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值得反思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李德芳提到,世界上已经出现了32个较为知名的慕课平台,其中美国14个 。据统计,在注册数量排前25位的国家当中,中国居18位,但在前30名获得证书数量的国家中,没有中国 。
-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读后
- 如果人生只剩三个月
- 待老
- 王长杰医生提醒治疗子宫腺肌症要纠正“宁可用激素,也不喝这个中
- 子宫腺肌症病人为何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试中药心不死”这想
- 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 “大无畏者”恶作剧
- 不同凡响的“御者”
- 赚“以后的钱”
- 也说“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