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专家策划会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特色是什么( 五 )


《问学余秋雨》封面
《问学余秋雨》封面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
42010年后作品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 。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 。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 。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 。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 。’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 。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出发,闯荡上海滩,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 。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 。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 。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
《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
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 。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 。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 。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这本书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 。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 。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 。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2010年在台湾出版,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 。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为著名散文作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 。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 。在《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先生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辨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 。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恩来总理 。回忆文革往事,从这些大家身上找寻文化的奥秘 。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 。
除此之外,余秋雨又结合了自己对多处文化遗址的考察,从古典中提炼文化涵养,谈古论今 。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何谓文化》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 。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