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儿素养的培育与引导征文学习感悟5篇( 四 )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教育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 。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 。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 。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 。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 。教师理解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 。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紧紧把自己包裹起来,回到自我内心的世界,不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甚至产生 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
三、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 。既有知识或理性的交流,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有意识交流,如上课、改作业、谈话、课外活动的组织,又有无意识交流,如日常观察、言谈、举止和印象等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 。因为学生既不是单纯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忽视这一点,交流就失去一方,也就不成为积极的交流了 。因此,作为握有交流主动权的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让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到极致,进行一种持久的和谐的师生交流 。
学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与他们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
青少儿素养的培育与引导征文4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孩子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 。但孩子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然后,时常教诲,孩子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孩子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