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有哪些? 什么是旧体诗( 七 )


无论是自由体的现代新诗,还是格律诗词,都要有意境 。没有意境,就算不得诗 。
什么是意境,这就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说法了 。我以为描写风景也好,抒发感情也好,表达意见也好,都可以写出好的意境 。意境是比字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看如何理解 。如果把“志”一定要和政治思想联系的话,我不赞成 。如果说诗要立意,是必要的 。但所立的意是什么,只要感人就可以了 。这是诗人的自由 。
我以为写诗填词,和书法绘画是相通的 。在写之前必须有个腹稿,就是“意在笔先” 。也就是说先想好要写什么,总体的立意是什么,如何去表现 。比如在确立主题后,要决定写长的,还是短的;再考虑选什么调式 。这都在于诗人自己的考虑,我就无法细说了 。
但我想说的是,写诗填词,总得让读者知道写的是什么 。就要有个总体的思路 。然后,诗词也要有起、承、转、合 。对这方面的问题是诗人自己的发挥,无法细说 。但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我们来共同学习古人如何写诗填词 。
首先我们看唐朝的高适的送别绝句: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诗写得太精彩了 。诗的主题十分清楚,是送行 。前两句是写送行是的景色:漫天的黄云,纷纷的大雪,飒飒的北风,在严寒中的飞雁 。在这样凄凉的景色下,作者在送朋友离去 。仅有这两句并非惊人之笔 。但第三句一转,就开始打动读者,结句使读者为之一惊 。这两句,将这首诗,上升为惊人的杰作!这诗,绝非一般的诗人能写得出来的 。此诗的精彩,全在一转、一合 。我们从此诗可以学到如何铺垫,而有如何转和合 。
在写绝句时,关键几乎都是一转一合 。这是写好诗的“难点” 。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诗的前两句似乎平常,而巧妙地一转,又巧妙地一合,就成了千古绝唱 。如果没有这一转一合的巧妙,前两句一般人也不难写出;而有了这一转一合,就非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了 。
填词也是如此,我们也举个例子,如苏轼的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
这词的主题也是送行 。前半阕写送行的情景,用塔来影射送行,但如果没有下半阕的转和收,就仅仅描写了风景 。这没有什么情趣了 。下半阕写的是送行归后的挂念和悲伤,是抒情 。“秋雨晴时泪不晴”的点睛之笔,把感情发泄出来,使读者感动
旧体诗有什么新作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诗词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诗词应当有怎样的时代面目与时代担当?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天的诗词创作与研究实践中深入思考 。
旧体诗词有哪些? 什么是旧体诗

内核是民族心智、民族灵魂
中华诗词的内核是民族心智、民族灵魂,它的表现形式是汉字 。汉字的书写是笔画,读音是声调,形式是和谐对称的建筑美 。四五千年前二言诗阶段中华诗歌的萌芽,即呈现出诗的雏形,也奠基了诗歌的基本式样 。如《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周易》爻辞《归妹》:“女承筐,无实 。士刲羊,无血 。”在这一“诗”一“辞”里,我们注意到,汉字的“书写”与“声调”,句子的“节奏”与“对仗”,到今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书写还是一笔一画,读音还是平仄协和,修辞还是那么的讲究意蕴与形式 。
后来中华诗歌经由四言、五言、七言为主要句式的《诗经》《楚辞》、汉乐府阶段,这样生生不息,一路浩浩荡荡走来,就走到了伟大的唐朝,成熟的格律诗(近体诗)产生了,宋元时代又产生了格律词和曲 。唐以后的一千多年岁月里,人们对于中华诗词喜爱不减,备加珍视 。郁达夫先生甚至说过,他不知道不读诗、不写诗(旧体)的人是如何生活过来的,那会是多么的无聊与乏味 。
旧体诗词有哪些? 什么是旧体诗

格律诗的出现,把汉语言文字的美推向了极致 。为什么格律诗的句式止于七言,没有出现八言、九言、十言呢?笔者在《南园词》创作实践中发现,是因为人们一句话说到7个字正合适,再往下说就要换气了 。诗句如若换气,而不是一气呵成,诗的意蕴就冲淡了 。后来为了使写作更为自由,表达更为放松,就把句式拉长,两个或三四个短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产生了词与曲,但其语言的基本形态和语感节奏并没有太多变化 。这就是旧体诗词呈现的汉语言规律,严谨科学而又简约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