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怎么写?( 三 )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
6、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