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俯的诗词 徐俯的《春游湖》这首诗的诗意

徐俯: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渡 , 小舟撑出柳阴来 。
【作者介绍】徐俯(1075-1141) 字师川 , 号东湖居士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之甥 。因父死于国事 , 授通直郎 , 累官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1132) , 赐进士出身 。三年 , 迁翰林学士 , 擢端明殿学士 , 签书枢密院事 , 官至参知政事 。后以事提举洞霄宫 。工诗词 , 语言秀丽 , 意境开阔 。代表作有《念奴娇》、《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鹧鸪天》(一)等 , 其中以《念奴娇》为最著名 。该词联想丰富 , 意象纷呈 , 浩气弥漫 , 颇有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那般放荡不羁和豪迈气象 。有《东湖集》 , 不传 。
【说明】这首诗把春天湖边景色写得明媚可人 。第三、四句描写春江雨后水势高涨 , 把石桥都给淹没了 , 行人只好坐船摆渡过去 。景致虽小 , 颇见情趣 。这首诗很受人传诵 , 甚至一想到“春雨断桥” , 就联想到了徐师川的名字 。
【解释】①这句意思是:转眼之间春意已经很浓了 。②夹岸--两岸 。蘸水--碰到了湖水 。这句形容湖水高涨 , 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轻贴着水面开放 。③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度--同“渡” 。文字
参考资料:百度词条
谁知道《春游湖》徐俯 这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徐俯: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渡 , 小舟撑出柳阴来 。
【作者介绍】徐俯(1075-1141) 字师川 , 号东湖居士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之甥 。因父死于国事 , 授通直郎 , 累官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1132) , 赐进士出身 。三年 , 迁翰林学士 , 擢端明殿学士 , 签书枢密院事 , 官至参知政事 。后以事提举洞霄宫 。工诗词 , 语言秀丽 , 意境开阔 。代表作有《念奴娇》、《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鹧鸪天》(一)等 , 其中以《念奴娇》为最著名 。该词联想丰富 , 意象纷呈 , 浩气弥漫 , 颇有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那般放荡不羁和豪迈气象 。有《东湖集》 , 不传 。
【说明】这首诗把春天湖边景色写得明媚可人 。第三、四句描写春江雨后水势高涨 , 把石桥都给淹没了 , 行人只好坐船摆渡过去 。景致虽小 , 颇见情趣 。这首诗很受人传诵 , 甚至一想到“春雨断桥” , 就联想到了徐师川的名字 。
【解释】①这句意思是:转眼之间春意已经很浓了 。②夹岸--两岸 。蘸水--碰到了湖水 。这句形容湖水高涨 , 使岸上低垂
宋代著名词人 徐俯 的简介徐俯 , 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字师川 , 自号东湖居士 , 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 , 后迁居德兴天门村 。江西诗派诗人 。
家中有婢唤“昌奴”
徐俯因父亲徐禧死于国事 , 承袭父爵被授任通直郎 , 后升司门郎 。靖康元年(1126) , 金军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 , 次年攻陷东京 , 张邦昌僭位称帝 , 建立傀儡政权 。徐俯不屑与奸佞为伍 , 愤而辞官回家 。当时朝廷有的官员为避张邦昌讳 , 连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 。徐俯听说这件事 , 气愤难忍 。他反其道而行之 , 故意将家里的婢女取名“昌奴” , 遇有客人来访 , 就大声呼唤昌奴前来驱使 , 以此表示对张邦昌的鄙夷 。张邦昌和他的傀儡政权很快就消失了 。建炎(1127—1130)初 , 内侍郑谌赏识徐俯的品行和文才 , 向宋高宗荐举 , 胡直儒、汪藻等当朝大臣也极力推荐 , 徐俯因而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 。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 , 累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 , 后因与宰相赵鼎政见不合 , 贬为洞霄宫提举 。绍兴九年 , 知信州 。不久因病辞官返乡 , 终老德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