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德育工作总结怎么写?

转眼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接近了尾声 ,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育工作 , 感觉收获颇丰 。科学的德育渗透 , 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 , 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 , 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如何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着实需要我们准备更多 , 付出更多 , 下面我来谈谈我这学期的德育工作:
1、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及兴趣 , 培养科学态度 。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 , 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 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 , 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 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2、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 。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 ,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 , 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 , 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 , 从点滴入手 。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静、轻、快” , 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 , 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 , 通过反复训练 , 
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 责 , 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 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 。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 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 , 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 , 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 , 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 , 增加合作意识 , 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 , 这样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 ,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
与互助的精神 , 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
4、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
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 , 都是独生子女 , 都受到了万般的宠爱 , 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分辨能力弱,做事情缺乏耐心 , 没有毅力是件很正常的事 ,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 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 , 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生兴趣下降 , 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帮助 , 帮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 最后分阶段以展示的形式把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 , 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 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 , 培养了他们的意志 品质 , 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