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三 )


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 , 苏曼殊曾在《民报》 , 《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 , 他的诗风“清艳明秀” , 别具一格 , 在当时影响甚大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曼殊
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弘一法师 , 也就是民国著名的文艺家李叔同 , 1918年 , 李叔同削发为僧 , 震惊了民国文坛 。林语堂曾说 , “这个遗世而独立的人 , 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 , 跳到了红尘之外去了 。”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震动呢?因为李叔同怎么看都不是能够出家的人 。
李叔同 , 1880年出生在天津 , 他家算是天津的巨富 , 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 , 十几岁家庭变故 , 和母亲搬到上海生活 , 他家在上海有钱庄 , 所以早年生活相当阔绰 , 加上个人有颇有才学 , 不久就成了上海滩的风流公子 。
我们熟知的那首《送别》 ,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就是他写的这首歌 , 这分明是一个深情款款、才气纵横的人 。
李叔同在民国那个时代 , 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 不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书法、金石篆刻、还有西洋的绘画、音乐、话剧、他都领风气之先 , 几乎每一样都做到了极致 。
这样的风流才子突然出家 , 过上了“青灯黄卷伴古佛”的生活 , 让当时的人是无比的惊讶的 。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那么为什么李叔同一定要出家呢?众说纷纭 , 无外乎三个解释 。
第一种说法 , 是他因为家境逐渐破败 , 心灰意懒 , 走投无路才出家 , 但是这个说法在当时的李叔同身上显然不妥 , 李家的钱庄生意是逐渐越来越不行了 , 但李叔同在从日本留学归来已经成名 , 随手写一幅字 , 画一幅画 , 生计是没有什么什么问题的 , 李叔同也肯定不是像当时一般的穷苦大众因为生活和物质上的问题才出家的 。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第二种说法 , 说李叔同的儒家理想破产 , 对辛亥革命之后的现实失望 , 才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 , 李叔同出家后做了很多爱国护生的事迹 , 从未间断 , 这种入世的精神很多儒学者都未必做得到 , 怎么能说是理想破灭 , 厌恶现实而出家呢!
第三种说法 , 是李叔同的学生 ,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的 , 他说 , 人生有三种境界 , 第一层是物质生活 , 一般人停留于此 , 第二层是审美生活 , 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李叔同是抛弃了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 , 直入顶层去追求灵魂生活去了 。这个解释对于佛教徒来说很容易理解 , 也会觉得很圆满 。但是 , 普罗大众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隔膜 , 但这个是相对靠谱的 。
另一种解释是 , 从八字命理上来看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何出家:
弘一大师八字:
庚辰丙戌乙酉庚辰
大运: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七岁起运)
典型杂气化气 , 又弃命从杀的格局 , 乙酉庚辰合金气 , 月令也化为金气 , 早运水土运势无碍 , 一到寅运 , 合月令而逆局 , 天地之间难独立 , 遂削发为尼 , 入红尘之外 。事实上弘一法师也是在37岁那年刚要交寅运便出家为僧了 。也是在壬辰运冲破月令而去世 。
即使弘一法师不出家 , 他37岁之后的人生也不容易过 , 多阻滞和磨难 。也是命理使然 。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弘一法师所作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诗词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弘一法师修习的是戒律极其森严的律宗 , 这个佛教派别其实已经断绝了几百年 , 直到弘一大师才复兴 , 这一派讲究戒律非常严苛 , 生活相当艰苦 。据弘一大师的弟子丰子恺回忆 , 弘一大师每次到他家做客 , 他在坐藤椅的时候都要先轻轻摇动 , 然后缓缓坐下 , 每次都是这样 , 丰子恺问他为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