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申时诗词 与申有关的诗句( 九 )


汤显祖落第后 , 风尘仆仆回到家乡 , 抚州知府闻知其科场义举 , 举城相迎 , 并赞汤显祖为“真正状元” 。张居正因把持朝正 , 会试考官皆视其马首为瞻 , 以其好恶来决定考生成绩 , 因众考官皆知汤显祖是张居正眼中钉 , 尽管汤显祖制义为天下第一 , 然而考官始终不敢公正对待其考卷 , 致使汤显祖连续落第 。
明万历10年(1582年) , 丞相张居正死 , 因而扫清了汤显祖会试的障碍 。明万历11年(1583年) , 汤显祖再次入京参加会试中第65名 , 殿试时获第三甲第211名 , 赐同进士 。汤显祖因为三甲赐同进士 , 不能入选翰林院 , 则依旧例 , 授南京太常博士 , 专责祭祀礼乐 。明万历14年(1586年) , 汤显祖改授南京詹事府主簿 , 其职虽为辅导太子 , 然因太子在京 , 此职实为虚设 。
明万历17年(1589年) , 汤显祖被擢升为南京礼部司南仪郎、六品主事 , 主祭祠 , 汤显祖虽为闲官 , 但其却甚为关心时事 , 他因不满丞相申时行压制言路 , 打击谏官之行为 , 上书《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权相 , 他奏道:“指策申时行以权谋私 , 专权行事 , 断绝言路 , 使言官噤若寒蝉不敢直谏” 。时天下谏官无不畏申时行之专横 , 无敢言者 , 汤显祖虽位卑言轻 , 但却敢挺身而抗强权 , 因而顿以直声闻四海 。权相申时行见汤显祖以下官犯上 , 怒而罢朝 , 万历皇帝专宠申时行 , 乃下诏切责汤显祖 , 并贬其为海南徐闻县典史 。海南为偏荒僻野之地 , 是历朝流放罪臣之地 , 因而朋友们都劝汤显祖不要去接受这个不入流的小官 。汤显祖道:“吾生梦罗浮、雷擎、大蓬、葛洪母井、马伏波铜柱而不可得 , 得暇一尉 , 了此夙愿 , 何必减陆贾使南粤哉” 。明万历19年(1591年)九月初九 , 汤显祖告别诸友 , 经赣州 , 越梅岭 , 自广东保昌(南雄)下船 , 过英德真阳峡 , 十月到广州 , 遇道往游罗浮山 , 十月初七 , 自广州舟行到南海 , 经香港、澳门、恩平到阳江 , 由阳江乘海船过琼州海峡 , 抵围州采珠地 , 然后折回到广东徐闻上任 。
汤显祖一路游玩到广东 , 县人闻其大名 , 蹑衣冠而请揭者 , 趾相错也 , 诸弟子执经问难靡虚日 , 户履常满 , 至廨舍隘不能容 。徐闻民风好斗 , 人皆轻生 。汤显祖为了推广中原文明 , 化土著之俗 , 其联合知县熊敏捐俸银 , 在徐闻县城西门塘畔创办了一所“贵生书院” , 教民知书识礼 , 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 而化其轻生之俗 。并宣传“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的人生哲理 。汤显祖将书院的十二间教室 , 分别命名为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 并在《徐文留别贵生书院》一文中道:“天地孰为贵 , 乾坤只此生 , 海波终日鼓 , 谁悉贵生情” 。汤显祖在教学上 , 他对弟子一视同仁 , 因材施教 , 扶理谈修 , 每日津津不厌 。通过汤显祖的教育和宣传 , 徐闻文风渐盛 , 科举盛行 。清《王夫子宾兴》碑文曰:“自明义仍先生来徐闻建书院 , 而徐益知向学 , 当时沐其教者 , 辍魏科登赋仕 , 后先辉映 , 文风称极” 。
明万历19年至崇祯年间 , 徐闻连年旱灾 , 民食不果腹 , 但人人向学 , 仍出了15名举人 。明清两代 , 徐闻多次修缮贵生书院 , 并订立了《院规条》 , 还拨出田96石作为会科经费 , 可见汤学已经深入徐闻人心 。汤显祖病逝的消息传至徐闻 , 徐闻县兴建了“汤公祠” , 以此表达当地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汤显祖虽身在徐闻 , 但因刚直遭贬 , 社会舆论大哗 , 申时行迫于社会压力 , 被迫辞职 , 因而汤显祖得脱流放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