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诗词 关于责任的诗句( 二 )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关于 责任 的解释:
责任[zé rèn](责任意识)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 。
一、是指社会道德上,个体份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 。
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
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
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
责任成果,是“干成事”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
关于责任的诗词有哪些?关于责任的诗词有:

  1. 信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 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崇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4. 坚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无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博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和睦: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8. 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宽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昔时贤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二、注释:
⑴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 。
⑵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
三、赏析:
1、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 。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 。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 。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
2、“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 。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写出反衬的笔法,又写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
3、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 。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 。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
四、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