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导入语 古诗词赏析公开课导入词

古诗词赏析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
基本概述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文教学中,可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 。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 。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 。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
古诗词课文讲解一般怎么导入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该诗词的作者,或讲诗词中的名句,从大众话题切入小众,逐渐达到引入课程的目的 。
当你即将讲解一篇古诗词课文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该诗词的作者介绍给大家,知人论世,知道了诗人的生平之后,接着要说的自然是题目 。题目作为读者学习整篇诗词的一个切入点,是诗眼的一个体现,正确的去对待诗词给你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去体会诗词的内涵 。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 。因此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古诗词的地位愈来愈凸显 。谢谢,受益,请问《三字经》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六谷六畜,七情,五色五味,这课需要怎么导入,怎么讲呢?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一.导入:
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 。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
二.教学流程:
1.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
①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
③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寄情自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烩炙人口的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