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后人|方孝孺族人后裔藏身郧西( 二 )


1399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 。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孝孺披麻戴孝,悲恸至极,哭声响彻大殿 。
朱棣无可奈何,只好命人把笔墨投到方孝孺面前,强迫他写诏书 。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即掷笔于地,边哭边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方孝孺后人|方孝孺族人后裔藏身郧西】

朱棣见方孝孺宁死不屈,就威胁他说:“你不怕被诛九族吗?”孝孺义无反顾地斥责说“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方孝孺从嘴角直割到耳朵,孝孺满脸是血,仍忍痛怒骂不绝 。最后方孝孺被打进死牢,朱棣派人大肆搜捕孝孺在京的亲属,行刑当日把他们押往刑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百思特网 。
1402年,方孝孺被处死于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朱棣将方孝孺九族诛尽,还无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并予以处死,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有数千人 。
方孝儒罹难后,消息传回家乡,族人方荣山为躲避杀身之祸,逃到江西鄱阳湖瓦屑坝一带 。后来,又迁居安徽宿松县西源山,入赘当地大户祝茂公为婿 。
方荣山为感念祝家救命之恩,去世前嘱咐子孙后代以祝为姓,“祝方一家”,两姓不得互相通婚,要以兄弟姐妹相待 。
族谱记载,荣山公之后,在西源居五代,而有仕通、仕怀、仕达、仕安、仕林五支,子孙渐蕃,田庐日隘 。通、达二祖,分迁马湾河 。卜居大塘角,嗣是地异分为两,户分而甲 。同一族而异户别甲也 。居山者复迁居不一,近者数十里,远者千余里,星罗棋布 。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方荣山后人从安徽宿迁迁到现今的郧西上津、关防、景阳一带 。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祝氏一族第四次修谱后,定居在郧西的祝氏后人便与老家失去联系 。“从那以后跟老家就失去了联系,但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是方氏后人,一直供奉着方氏祖宗 。”祝河江说,在这一带祝姓目前有两千多人,都遵循着辈辈不离方的祖训,无论男女,要么以祝为姓,要么复姓祝方 。
生前姓“祝”百年后入“方氏祖堂”
谈起先辈的来龙去脉,祝河江如数家珍 。“可惜我知道的并不全,我父亲在世时,他能讲清楚 。”祝河江拿出了族人珍藏的有些泛黄的宗谱,“这些是草本,可惜正本被烧掉了 。”
这几年,祝河江和族人联系上了安徽宿松县的祝姓,对方族谱上也明确记载是方氏后人,与方孝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双方族谱记载一致,辈分排行也一样 。当地还有先祖方荣山的墓,墓碑上也有这样的记载 。
祝河江还发现,生活在郧西的祝氏一族,还保留着不少宿松方言,如把“来”叫“雷”,“吃晚饭”叫“吃夜”,“吸烟”叫“吃烟”,“妻子”叫“堂客”等 。在饮食上,还延续着宿松“一日三餐”习惯 。惟逢年过节、婚丧贺吊诸喜事,则盛办酒席,酒菜甚丰,而且席位排次较严,礼节颇多,有礼俗遗风 。节日还沿袭旧的饮食传统,元宵吃汤圆,三月三吃避疫耙(俗称“暑菊粑”),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除买鱼肉外,还讲究登门拜年 。
“从这几点,也可佐证我们来自安徽,和方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祝河江看来,无论安徽宿迁老家的人,还是迁居到各地的祝氏后人,每个人都在传承和遵循着“祝方一家”的祖训,祠堂里供奉的都是方氏先祖,宗谱也离不开方氏 。“可以说是生前姓祝,死后姓方认祖归宗 。”作为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种风俗,祝河江表示他们今后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
对于这种现象,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潘彦文说,“生前姓祝,死后姓方”主要是表达对祝家救命之恩的感念之情,并且要以示不忘本,这是一种典型的“归宗”现象 。“归宗”主要是受古人延续香火思想的影响,现在“入赘”越来越少,加上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百思特网就一个孩子,一般从出生开始都姓父亲的姓,“归宗”现象也就越来越少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