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导游词 云南石林导游词范文( 六 )



现在各位随我上山,先去纵览石林全貌 。
狮子亭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50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 。

登上狮子亭,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渤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犹抱琵琶半遮面” 。
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狮子亭,全身醉石林” 。
有人称石林是“中国风景之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淞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也有人说石林是“中国造园之源” 。

“这莽莽石林是怎么‘长’出来的呢?”问得好,即然是“石林”就应该有一个生长过程 。

我们眼前这些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要追朔到泥盆纪到早二叠世时期了(距今5.7—2.5亿年前) 。
那时候石林所在的滇东一带是沉在海中的 。
当时气候温暖潮湿,使海洋中的生物生长快且种类繁多,有珊瑚、孔虫、瓣鳃及各类腕足动物等等 。
这些生物死亡后其骨骼与砂、泥质一起沉积 。
至2.7亿年前石林成为热带浅海,海底沉积了巨厚的(1~2千米)浅海台地生物礁相灰岩 。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这里被抬升,海退成陆 。
地面受到浸蚀,形成准平原状态,逐渐陷落成湖盆,进一步产生溶蚀作用 。
到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期,这里又再次被抬升 。
在岩层抬升过程中各种外力因素,如水、土、生物等的作用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千峰林立、高耸人云、彼此相间、形态多样的奇特地貌 。

各位朋友,云南石林的发育与其它同类地貌地区相比具有多种形态并存、高大石林(最高者超过40米)集中发育、保留了高原期和湖盆原始古地形 。
世界各地的剑状喀斯特地貌,论面积之广大,保存之完好,发育之典型,年代之古老,造型之独特,类型之齐全,云南石林首屈一指 。
更有胜者,它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它以独一无二的雄姿、神韵、意境和无法抗拒的魅力,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 。
各位观赏完大石林概貌,耳闻了石林成因,了解了石林的价值,我想大家早就按耐不住探奇的冲动了 。
好,要识石林真面目,各位就请随我进林中一探究竟吧 。
参观石林,随时间的不同,角度的变化,光线的强弱,会产生不同的景观 。
还要提醒大家,游览石林您可一定要发挥想象能力 。
各位请看,这是个小小的池塘,发现塘里有何“物”?两头小水牛正在戏嬉,脊背时隐时现,一派田园情趣 。
这是石林中的一景——青牛戏水 。
现在各位请直视前方,一堵巍峨雄壮的岩石挡住了我们视线,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造景手法 。
此石似天然屏风遮掩住石林奇景,好像不愿让游人一眼就看到石林的奥妙 。
因此我们把该石称为石屏风 。
走过石屏风我们的游程将渐入佳景,相信大家将得到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惊奇感受 。
“叠翠”,这位朋友己脱口念出 。
这是1962年6月,朱德委员长到石林游览时挥毫题写的 。
短短八字,生动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壮美 。
各位在观赏石头时,别忘了欣赏题刻 。
过鲜鱼头,石林胜境到了 。
各位请看前方,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这里就是在许多影视作品、书刊照片中出现过的石林胜境 。
“石林”两个鲜红的隶书大字,也就是我路上给大家讲过的1931年龙云视察石林所题“石林”二字 。
而“龙云题”三字则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来石林亲笔书写后刻上去的 。
现在请大家抓紧时间拍照留念 。

现在我们来到石峰之下,各位请看:“天造奇观”、“南天砥柱”、“大气磅礴”、“万笏朝天”、“顶天立地”、“天下第一奇观”……
这些摩崖石刻与四周奇妙的自然奇观相辉映,摄魂夺魄,给人美与奇的感受和想象,既是石林的写照,又启迪人们要有“石”的风格和气魄 。

现在我们往里走 。
各位请驻足,抬头看:在两峰之间夹有一摇摇欲坠的巨石 。
这里用“千钧一发”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
大家过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会掉下来 。
好了,过了千钧一发,各位可以放心了 。
其实这块巨石在这里“定居”已经三百多万年了,经历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是不会掉下来的 。

沿途走来,石峰如剑,直刺青天 。
这里是剑状喀斯特表现最典型的地方,游人称为刀山火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