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书笔记格式怎么样?( 四 )


东汉末年 , 群雄割据 , 蜀汉征战四方 , 成就一番霸业;孙吴据江东而虎视天下;曹操一统北方 , 但兵败于赤壁 。自此三国鼎立 , 互相争斗 , 互有胜负 。最终 , 三国同归于晋 。大家有时候会说 , 刘备是伪君子 , 而驱使他的是却他“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的天下大义 。《三国志》中 , 我最为敬佩的 , 是同样秉持着对汉室的忠贞的人物 , 曹操帐下的谋士荀彧 , 荀文若 。
荀彧这个人物 , 如果没读过《三国志》 ,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 。颍川荀彧 , 王佐才也 。司马懿也曾言:“书传远事 , 吾自耳目所从闻见 , 逮百数十年间 , 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
或许有人说荀彧没出过什么奇谋妙计 。但荀彧 , 他谋的不是一场小战斗的胜负 , 而是放眼天下为曹操出谋划策 。“君之相为匡弼 , 君之相为举人 , 君之相为建计 , 君之相为密谋”这是制定大的战略 。如果说出谋划策的谋士是棋子的话 , 荀彧便是助曹操下棋的人 。
若只是有王佐之才 , 荀彧尚不足以为人传颂至今 。真正令人敬服的 , 是他“积德累行 , 少长无悔 , 遭世纷扰 , 怀忠念治 。”的高尚人格 。
向来忠于汉室的他 , 辅佐曹操是为了借其力以匡扶汉室 。建安十七年 , 曹操欲请加九锡 ,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而此时曹操权势滔天 , 荀彧却敢于冒其不韪 , 进言“君子爱人以德 , 不宜如此 。”他对匡扶汉室的信念 , 或许会被称为愚忠 , 但我认为这更体现了他对于志向与理想的坚定 , 并甘心为此付出生命 。
有匪君子 , 不可谖忘 。荀彧 , 堪称三国乱世中一位真正的君子 。
乱世之中 , 英雄辈出 , 但更为动人的 , 是在这乱世之中仍秉持己志的人 , 是他们的勇气与坚定 。让我们炎黄子孙把这种品格铭记于心 , 永世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