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这首词的注释 忆江南的注释( 二 )


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
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 。
全词五句 。
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 。
“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
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
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日出”、“春来”,互文见义 。
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 。
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 。
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
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 。
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 。
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 。
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
杜甫写景,善于着色 。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诸句,都明丽如画 。
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显然起了重要作用 。
白居易似乎有意学习,如“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秋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诸联,都因映衬手法的运用而获得了色彩鲜明的效果 。
至于“日出”、“春来”两句,更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 。
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 。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 。
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 。
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 。
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 。
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
”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 。
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 。
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 。
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 。
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
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 。
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 。
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 。
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
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 。
“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 。
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 。
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 。
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 。
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 。
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 。